经纪文化
- >>更多通知公告
敖汉旗水利局微电影《思源》获奖
内容来源:赤峰市经纪网未经同意不得复制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敖汉旗水利局与赤峰大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拍摄的微电影《思源》,于2021年5月28日在“红色印记.党在我心中”短视频展映活动暨第七届万峰林微电影盛典中被评为“百姓幸福生活单元一等作品”。
微电影《思源》,以中国北方干旱缺水地区农村牧区找水、防氟改水直至大规模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为主线,以贫水山区群众对水的渴望以及对打井队员态度的转变为辅线,巧妙地穿插人之常情的男女感情纠葛,直观反映了农村牧区缺水状况、找水打井改水的艰难、施工作业的艰辛、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带来农村牧区生活新变化等现实情景,在改变缺水饮水状况的同时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唱响了凝心聚力建设新农村鲜明的时代主旋律。
故事发生在十年九旱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旗水利局打井队长韩老四带领队员进驻山村打井,他深为村民到村外十余里远的大沟取水这一严重的缺水状况以及人们吃氟水造成氟中毒症状的痛苦而震撼,决心打出井,让村民吃上水,吃好水。队员们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冬战严寒、夏冒酷暑,奉献青春年华,吃尽千辛万苦,为缺水山区群众寻找水源、艰难打井。但是,遭到了以白翠花为代表的观念陈旧、思想落后的村民反对。敖汉旗水利打井人执着追求、百折不回,最终成功打出高质量的深水井,为村民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敖汉旗贫水地区人民群众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干部群众团结奋进、脱贫攻坚,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构建了一幅剧情跌宕起伏,故事一波三折,人物喜怒哀乐的感人肺腑的生活画卷。
男主人公打井队长韩老四,他身材魁梧,浓眉方脸,相貌威武,潇洒英俊,往那一站本身就是一座钻井的铁塔,顶天立地,敢做敢当。他打井技术精湛,具有运筹帷幄,观天勘地的能量,是蒙东辽西地区远近闻名的找水打井能手。他带领的水利打井工程技术人员群体,个个能征善战。一群人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攻坚克难,玉汝于成。从他身上透出了强烈的“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水利精神。
女主人公白翠花是一个美貌无双,堪称村花的美女。她因丈夫为乡亲们找水打井车祸身亡而成为寡妇。她既有着画中美人的外表,同时也是一个性子刚烈的辣妹子,自然引得小村许多男人打她的主意,这其中就有光棍汉李二棍纠缠。韩老四与打井队员的出现使她原本平静的生活再也不复存在了。受到失去丈夫强烈刺激的白翠花谁说打井就跟谁激,不顾体面甚至刁蛮的阻挠,强烈反对。随着打井成功又得到了韩老四的帮助,萌生了暧昧情愫。
故事题材虽是微电影,展示的却是一部长篇幅艰苦奋斗、改变家园的故事。通过敖汉广大干部群众在旗委、旗政府的坚强领导下,40余年矢志不渝地与贫水环境作斗争,最终解决了全旗几十万贫水山区群众的吃水问题,尤其是2019年就新建、续建及维修饮水安全工程245处,全旗饮水安全工程达到335处,受益50万农牧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80%以上,水质检测均达到合格标准,让全旗农牧民全部吃上了安全饮水。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吃上生态水,用上及时水,使上实惠水”,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水忧、水患、水难、水盼”问题。剧情的后半部分重点落在近十年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安全饮水工程成就上,用改水前后的变化对比,展现敖汉水利人改变生存环境、建设家园的艰苦卓绝行动和奋力拼搏精神,反映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对白不是很多,但句句有力有情,恰到好处;镜头也是有限,但场场展示主题,撼人魂魄。整个微电影由无数个小镜头和几个主要特写镜头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饮水思源将剧情推向高潮,人的感情也表现出高潮。微电影以小见大,以微现大,贯穿改水主题,呈现给观众一个安全饮水带来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美景。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今天,敖汉旗水利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喜迎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又提出了“蓄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节约地下水,治清河湖水,改优人饮水”的“五水”工程发展理念,《思源》即是对“改优人饮水”的真实记录。敖汉旗水利局不断深入实施优化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全旗农牧民全部吃上了安全饮水。为发展民生水利、建设美丽敖汉,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微电影《思源》于2020年3月分别在赤峰电视台、敖汉电视台播出,真实的故事,感人的剧情,精彩的拍摄,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起良好反响。2020年6月26日微电影《思源》登录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成为反映记录敖汉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家园,赓续“不干不行,干就干好”敖汉精神的一部好教材。
杨晓天
2021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