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更多通知公告
赤峰市积极打造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
内容来源:赤峰市经纪网未经同意不得复制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近年来,全市聚焦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在强化养老服务供给,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和实践。以林西县为代表的互助幸福院养老服务模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以外的多元选择,通过亲友互助、邻里互助、结对互助,满足院内老人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需求,实现了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的有机融合。目前,全市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成互助幸福院189家,建设户数4363户,入住老人4693人。
互助幸福院,破解制约农村养老的“四大难题”。集中使用资金,打造入住环境,解决养老“场所难”。整合民政等多部门资金,各互助院就近就便在村内选址建设,保证了房屋等基础设施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入住条件舒适安逸,各类公共服务配套齐全。集体掌握产权,实施动态管理,解决养老“流动难”。互助幸福院房屋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实现村里主导管理,院民自由流动的可持续管理模式。集约发展产业,保障资金投入,解决养老“持续难”。各互助院结合本地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光伏发电、生态旅游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有力保障了集中供热、供水、维修、保洁等公共物业管理和第三方提供养老服务、困难救助、积分奖励等经费支出。集群积分互助,群众积极参与,解决养老“等靠要”。建立积分管理制度,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主动参与生产经营、公益活动、邻里互助、垃圾分类等工作,给予相应积分,积分可以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也能兑换等价的餐饮供应、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娱乐健身、图书借阅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
互助幸福院,让农村养老实现“四个转变”。实行网格化管理,“个体养老”变成“抱团养老”。幸福互助院3-5户组成1个互助小组,互助组可生产互助,也可生活互助,“大事”找村委会主任,小事找“组长”,提高了养老互助的组织化程度,让养老精准服务成为可能。推行邻里互助,“单户养老”变成“互助养老”。通过积分制引导,成立“银发互助团”等组织,倡导低龄老人照护高龄老人,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帮助照顾失能老人、残疾人生活起居、卫生打扫、饮食等服务,既献了爱心又得到积分奖励,大大减轻了子女的照护负担,降低了老人的生活护理成本。整合各类资源,“本地养老”变成“六助服务”。根据各互助院的区位和自身条件,动员各村和社区让出互助院的公共空间,增加或改造助餐、助浴、助医设施,动员养老机构、卫生机构、爱心企业和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因地制宜为各互助院发展“养老机构+六助”、“社区设施+六助”、“村级驿站+六助”、“居民互助+六助”、“爱心企业+六助”等模式,推动助餐、助洁、助急、助行、助浴、助医服务在互助幸福院落地见效。倡导志愿服务,“自发行为”变成“集体行动”。志愿服务组织进入互助院开展志愿活动,为老人提供理发、洗浴、磨刀、缝纫等生活照料服务和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进一步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指数。
幸福没有终点站,养老总在进行时。下一步,赤峰市将进一步着力构建与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老年人需求相匹配的养老服务体系,从健全工作机制入手,推动形成入住、互助、机构照护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做好幸福院与养老机构的有效衔接,确保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同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林西县大营子乡富康新村等一批示范类互助幸福院为典型,深入总结经验、积极推广互助幸福院服务模式,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赤峰市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努力为农村老年人织牢养老“保障网”、织密晚年“幸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