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塞外经纪网 > 经纪人 > 明星经纪人

梁国强

内容来源:赤峰市经纪网未经同意不得复制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在塞外赤峰红山湖脚下的敖汉旗古鲁板蒿镇出现了宋朝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景象:昼岀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是梁国强的返乡创业基地。

    梁国强,敖汉旗京敖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共产党员、带动力较强的经纪人。他积极响应敖汉旗古鲁板蒿镇党委号召,服务群众,带领社员以及村民发展设施农业、种植小米、养牛,成为敖汉旗“三大主导产业”的成功实践者。他常说:做好经纪人,带领乡邻富。

    设施农业先行

    2008年5月,在北京创业打拼成功的梁国强回到家乡敖汉旗古鲁板蒿镇东他拉村,投资购置了4000亩旱薄地,成立了“敖汉旗京敖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办了返乡创业基地。创业之初,由于没技术,没经验,入行时只能多方取经,从最基本的农业技术和知识学起。至今13年时间,入社社员从开始的12户发展到社员35户,种植玉米和大地蔬菜等作物,每户年增加收入2万元以上。

    2010年,在敖汉旗水利局指导下,他发展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种植膜下滴灌玉米700亩,梁国强成为全旗第一个玉米膜下滴灌大户,在梁国强的返乡创业基地辐射带动下,古鲁板蒿镇膜下滴灌技术迅速推广,全镇膜下滴灌种植工程增加经济效益800多万元。一片半闲置的旱沙地由此被建设成为一片节水高效的绿色田野。

    2019年,梁国强带领群众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冷棚158栋种植网纹蜜瓜,年收益60余万元,为发展本村经济发挥了带头引领作用的同时,带动周边劳动力80余人增收。

    夏季蜜瓜生长期间,每天早晨六点钟,梁国强匆匆赶往村民的设施农业产业园,看看谁家的蔬菜该施肥了,谁家的金丝蜜瓜该打叉了,他一一指导到位。他每天早上都是如此,第一件事就是巡视查看村民的设施农业产业园。望着一批批成熟上市的金丝蜜瓜,心里比蜜瓜还甜。

    2021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梁国强作为敖汉旗京敖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积极带领党支部成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积极协调解决设施农业用水用电问题和旱地改水地生产用水问题,受益群众73户,帮助群众增收200万元左右。

    在梁国强京敖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古鲁板蒿设施农业果蔬飘香享誉京城。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党员带动先行引路的作用,建成东他拉村和周家地村2个设施农业产业园,建成冷棚净面积1400亩,种植金丝蜜瓜,销往京城,成为抢手货。园区总产值在 1400万元左右,纯利润总计 610万元左右。镇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完善产业链条,2021年5月28日,招商引资项目蔬菜净菜加工企业签约落地,前景可观。

    绿色粟黍飘香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唐朝诗人崔道融的《田上》描写的农民半夜披着蓑衣冒雨耕作的场景,就是对梁国强打造绿色有机杂粮的最好诠释。

    2021年9月23日以“文化传承,健康赋能,品牌驱动,产业升级”为主题的第八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在敖汉干部学院召开。会议在敖汉旗人民政府大楼前广场展示了以敖汉小米为主的农牧业产品,梁国强的“八千粟”品牌小米展柜吸引了参会的国家部委级领导、国际国内行业协会领导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产品受到青睐好评,展台前人头攒动,踊跃争购。

    2014年开始,梁国强以节水形式种植有机转换谷子1000亩。2021年生产富硒谷子,亩纯收入1300元。尤其是他创建的“牛力皋荞麦种质园”,创立“牛力皋”品牌荞麦,打造了有一个拳头品牌,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2021年,梁国强创建“小米人才基地”,创立“八千粟”品牌小米,产品直接销往深圳、浙江和北京等市场。近几年,合作社总产值实现2400万元,年纯收入8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200名群众就业。梁国强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圆了致富梦。

    梁国强还带动古鲁板蒿镇成为敖汉荞麦的主产区,位于牛力皋川上源,闻名遐迩的荞麦品牌——“牛力皋”就在古鲁板蒿镇,由梁国强返乡创业基地的“内蒙古八千粟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同时公司已经获得“敖汉荞麦”地理标志产品的使用权。梁国强2021年种植2000亩有机荞麦,明年计划扩大到3000亩。

    梁国强与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荞麦大垄双行轻简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研究课题组达成意向承担该项目研究相关成果“荞麦大垄双行轻简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栽培推广,该技术于2015年被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列为体系“十二五”重大成果。2017、2018连续两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主推技术”绿色增产技术,并获得自治区丰收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等多项奖励。技术研究及成果应用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敖汉旗荞麦历史悠久,种植始于清朝时期。民国期间,敖汉旗荞麦就出口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荞麦种植形成规模。近十年来,已成为内蒙古主要荞麦生产基地,是敖汉旗杂粮的主导产业之敖汉荞麦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10万亩以上,最多年份可达30万亩,荞麦亩产148.9斤,总产量在600万千克到3000万千克之间。近年来敖汉拨面等特色食品广泛受到市场的认可与欢迎。尤其是梁国强返乡创业基地创立“牛力皋”品牌荞麦,打造了一个拳头品牌,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梁国强在荞麦种植、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着手,不仅引进了苦荞麦,丰富了荞麦种植品种,还延长了产业链条,对荞麦进行加工,向周边地区销售优质荞麦面,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2021,古鲁板蒿镇荞麦播种面积1.09亩,年产荞麦1600余吨,产值达800余万元。

    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梁国强的返乡创业基地开创了荒沙滩上的绿色有机种植。他严格按绿色有机模式种植,施用有机肥牛粪、鸡粪精,不施用农药,人工除草。承担梁国强产品有机检测单位是江苏苏州农产品检测中心,三年试验检测期间称为有机转换。目前,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培育推广良种

    辛丑牛年岁尾,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团队与梁国强的敖汉旗隆丰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等14家培育单位合作实施的新品种“华西牛”培育成功。

    华西牛以肉用西门塔尔牛为父本,以蒙古牛、三河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组合的杂种后代为母本培育而成,具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净肉率高,繁殖性能好,抗逆性强,适应面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生产性能和综合品质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敖汉旗隆丰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华西牛”育种群体主要供种基地之一,现农场“华西牛”存栏150头,公牛价格3.5万元/头左右,母牛犊均价超过2万元/头。梁国强与周边的养殖农场和养殖户进行“华西牛”扩繁合作,对现有存栏肉牛进行改良,将对促进全镇乃至全旗肉牛产量提质增效起到积极作用。

    2013年12月,梁国强成立了内蒙古敖汉旗隆丰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昭乌达肉牛选育、优质肉牛育肥及秸秆饲料加工等,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经营模式,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的良种纯繁基地。2020年5月,内蒙古敖汉旗隆丰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被赤峰市农牧局评为“昭乌达肉牛育种核心场”,成为昭乌达肉牛种牛繁育、技术培训的示范基地,被敖汉旗组织部定为现场教学点。现已成为集牧草种植、肉牛繁育、肉牛育肥、秸秆饲料开发、科技培训与示范带动为一体的现代畜牧业企业,存栏牛100多头,年收入100余万元。

    梁国强的三大主导产业均成为古鲁板蒿镇党委政府启动实施的“十个万”富民产业工程的三大支柱。脱贫攻坚期间,内蒙古敖汉旗隆丰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以建立扶贫车间的模式精准帮助当地7户贫困户走出困境,成功脱贫。2020年春战疫情期间,梁国强捐资3万元,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

    2011年12月26日,梁国强被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2013年4月27日,梁国强被评为“全旗先进劳动者”,2013年8月被评为“赤峰建市三十年有影响人物”,2014年被赤峰市人才领导小组授予“人才培带人”称号,2017年被敖汉旗人才领导小组授予“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称号。

    杨晓天 邹心蕊

    敖汉旗古鲁板蒿镇

    2022322

乡乡通 - 资料下载 - 百业联盟 - 供求信息平台 - 电子商务平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