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件件暖心事事甜

2021/6/11 11:15:11 次浏览

——敖汉旗萨力巴乡“我为群众办实事”侧记

 

仲夏的萨力巴大地万象更新。闻名遐迩的生态建设精品工程、敖汉干部学院教学点三十二连山下的田野、村落农舍间,农民正在辛勤劳作。随着一桩桩好事实事落地,随着一项项农牧业实用科技送到农家应用,随着一片片播种出苗、一头头牛羊肥硕,萨力巴乡农牧业生产一线涌动着蓬勃的新活力。

这活力催生了一幅色彩缤纷的富民图景,是这个国家级“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仓廪殷实的基础,更是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保障。

这活力源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巨大感染力,活动开展以来,萨力巴乡党委、政府迅速响应、精心部署、积极行动,聚焦“三强化三确保”,盘活各类资源,丰富活动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推动全乡党史学习教育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尤其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走深走实,桩桩件件温暖百姓的心田。

井维修润民心

5月18日,赤峰市纪委常委崔藐夷、敖汉旗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宗革,旗水利局局长辛华一行在乡党委书记赵景旺陪同下,就“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三问”调研来到萨力巴乡萨力巴村,群众你一句我一句争着抢着说了一件乡、村干部与水利部门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维修北营子机电井管路、灌溉农田的暖心事。

事情经过是:5月10日,萨力巴乡党委按照旗委党史学习教育“三问”活动部署要求,组织全体乡村干部,成立8个工作队,开展萨力巴乡“我为群众办实事”入户大走访活动,对全乡所有常住户进行逐户走访,从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群众急需解决事项、矛盾纠纷化解、对乡、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六个方面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所有问题进行汇总、研判,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逐一反馈。工作队在萨力巴村了解到,北营子组有1眼机电井管路在过沟时用300米铁管,因在地面裸露,因年久腐蚀,铁管腐烂,今年春季融冻后已经造成跑水,不能使用。此机电井涉及萨力巴村北营子现有人口361人、109户,其中,脱贫户7户、18人,涉及农田灌溉面积500亩。乡村两级及时将需要资金扶持解决300米破损铁管修复资金的申请报水利局。

水利局派员现场勘查300米的破损铁管修复需要用地埋PVC管,由于供水管路长,井和控制地块高差大,压力大,需要调配不同口径的PVC管,项目投资概算2万元。旗水利局及时拨付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更换了管路,机电井恢复使用。当灌溉水源源不断流进田里,群众欢呼雀跃。500亩良田得到灌溉,及时播种,预计亩增产粮食300公斤,亩纯增收入600元,年增效益30万元。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一件实事,做到了百姓心田农田两滋润。

坡改梯田筑“粮仓”

乡党委在调研中发现,全乡坡耕地较多,面积大,产量低,如果改造成梯田,可实现产量翻番。于是他们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在发改、农业、水利等部门的支持下成功实施。

3月30日开始,敖汉旗萨力巴乡老牛槽沟村坡耕地上人来人往,机车往复,30余名村民或分别跟着60台机车作业,或在地头观看,该村7000亩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即坡改梯工程开工建设,一个上午一坡坡地变成了层层叠叠的水平梯田。

那段时间,老牛槽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强顶着略带有沙尘的西北风奔跑指挥,现场解决出现的问题,加快了工程进度,到4月20日工程全部竣工。他介绍说:“这是萨力巴乡党委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为群众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大幅度增加了村民收入!”

萨力巴乡张家营子村1500亩坡改梯同时开工,两处会战场面遥相呼应,高潮迭起,打造了一个建设正酣的“十四五”新开局。两处工程面积8500亩,成为一个乡镇一个季节开工面积最大的坡改梯工程,萨力巴乡的农田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这个项目是萨力巴乡切实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期产业扶持力度,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而实施的,可持续增加群众收入。以老牛槽沟村为例,坡改梯工程投资7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亩均增收谷子300斤,平均亩增收600元,受益4个自然营子,惠及800口人,使其人均年增收5000元。今年35岁、四口之家经营350亩地的种粮大户马红鹏高兴的说:“这地变成梯田,就成为‘聚宝盆’了啊!”

老牛槽沟村党支部副书记贾占坤介绍,几年来,村里坡改梯持续建设,2015年完成2300亩,2018年完成7000亩,2020年秋季完成6740亩,今年春季完成7000亩,全村建设完成坡改梯2.304万亩,全部耕地实现了梯田化。

在老牛槽沟走上一遭看到,全村已经播种梯田1万亩,全部为谷子和绿豆,其中谷子占比70%以上。全村981户、2536人,各自收益正忙,在村从事种植业的占一半户,在新惠以及外地打工的一半,各得其所。

旱坡地实现坡改梯后,播种谷子均为旱地地膜覆盖种植,除了种植大户马洪鹏的300亩外,还有村民丛武260亩,曹宝利300亩等等,全部为谷子,坡改梯后亩产谷子达到500斤到600斤,翻了一番,为谷乡敖汉小米产业增添了实力。可以想象,到了“丰收节”期间,金风送爽,漫步在萨力巴乡的三十二连山、城子山、老牛槽沟等地,放眼望去,一派金黄,谷粟飘香,耳边随即响起央视的广告词“敖汉小米熬出中国味”,那个画面就拍摄于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听这名字,非山即沟,但都是金山银沟,这里已经成为敖汉小米的代表产地。

科技“实事”助民富

萨力巴乡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对收集的六个方面、240余条意见及问题研判归类,按照“四个清单”明确具体责任人、规定完成时限,逐项制定解决措施。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解决群众困难入手,从民生突出问题抓起,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上厚礼。他们突出抓的一件事就是增加群众科技致富本领。

送科技,助民富。5月22日上午,风和日丽。乡党委党办主任刘春雨轻车简从来到村民鲁国权家,送去三套养羊科技书籍,帮助提高养羊效益,鲁国权今年49岁,家里四口人,两个孩子上学,已经是脱贫户,饲养养羊30只,一只羊一年得三个羔羊,可纯收入2000元。

乡党委宣传委员蔡文利为60岁的村民董士杰送去科技资料,并现场亲自辅导。董士杰家养羊40只,三口之家,成为脱贫户。据统计,今年,萨力巴乡已经通过举办培训班、草原书屋等培训农民874人次。

5月10日,乡畜牧站长张志鹏、村党支部书记王彦明,冒着濛濛细雨走进位于新惠城区的敖汉农业银行,为村民办理低息贷款,解决了部分村民购买农业资料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王彦明等干部已经不是第一次为村民担保借贷款,2019年、2020年,在农行为村民协调5000万元低息贷款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确保了村民的养殖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全乡已经为村民筹借贷款1500万元。

乡畜牧站站长张志鹏是高级畜牧师,养殖技术娴熟,已经驻村五年,每年在村里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入户手把手的指导养殖,防治疫病,引进良种畜,在张志鹏的指导下,全村养殖业迅速崛起,目前存栏1.4万只羊,700头牛,成为萨力巴乡的养殖业大村。

5月10日,张家营子村头响起悦耳的马达声,一辆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巡回往复作业在田间,乡农机站长王长城,乡农业站站长李文军,在给村民送来推广免耕播种技术,播种一天,完成林铁会等两户试验田80亩地,没收取一分钱的机械耕作费用。免耕播种技术的好处是不使用地膜,保墒,为下一步全面推广打下基础。据统计,已经为农民购进种子、化肥价值11.2万元。

“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共产党员、村委会副主任王双江带头发展养育肥牛100头,每年纯收入60万元。他把饲养技术传授给村民,携手大家一起致富。

村委会委员鲍立军,饲养100只羊,年收入20万元,他家还种植业30亩,栽植一个大棚蔬菜,年收入30万元,不但四口之家过上了小康生活,还带动了全村。

村干部做示范,村民积极跟着干。村民王成养羊130只,种植优质谷子100亩地,年收入30多万元。

46岁的村民张成明,饲养700只羊,四口人的日子殷实富裕。现在村民认识上去了,市场需要啥就搞啥,羔羊育肥简单快捷,全村育肥羔羊形成规模,效益好,饲养近30天的羔羊20斤左右,估个头卖900元,不讲价,还免除了过称的麻烦。

党员带头办实事,村民致富有劲头。40岁的村民郝振金饲养200只羊,家里六口人,人均收入超万元;50岁的村民郝云玺,饲养30头牛,家里三口人日子富裕。58岁的女强人村民李玉枝远近闻名的牛产业经纪人,她家饲养30头牛,老两口,他常年从事肉牛经纪人业务,一头牛提成100块钱,一天可出售30头收入3000元,因为服务好,各地卖牛的都联系她,车一进村拉上她就去养牛户交易,很快成交了。

张家营子村全村养殖业存栏羊8000只,牛600头。全村528户、1296口人,年人均收入实现1.6至1.8万元,增收大户不断涌现,年收入50万至60万元的户六户;收入20至30万元的30户以上。

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张,需要扩大牧草种植面积。随着一粒粒草籽撒进地里,萨力巴乡张家营子村老刘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因为权属纠纷,这块草地被郝某开荒种地,后来老李通过诉讼赢了官司,但郝某却迟迟不恢复种草,老刘一筹莫展。2021年5月12日萨力巴乡党委政府指派专人落实此事,经过耐心做郝某工作,郝某在该地块恢复种草。这是萨力巴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小片段,在认真开展三问活动中事无巨细的解决群众所急所盼所需。

环境整洁乡村美

萨力巴乡持续巩固几年来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推乡村振兴,进入五月以来,多举措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确保了这项工作持续常态化。

组织领导常态化。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下发关于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明确重点工作任务、考核方法、保障措施等,要求各村充分贯彻落实,推进人居环境长效治理。

整治提升常态化。充分动员村两委、党员、志愿者等力量,配合公益岗人员,对主干道杂草、杂物进行定期清理,实现人居环境整治由短期突击整治向常态规范管理转变。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村入户宣传政策等方式,倡导移风易俗,带领群众对自然村户道、巷道、房前屋后开展定期大扫除、大清理、大整治,引导群众主动投身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评优表彰常态化。在全乡范围内持续开展“清洁文明户”“美丽庭院”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典型模范,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行动,全面提升家庭卫生环境。对于做得好的群众,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使其充分体验到改善环境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督查考核常态化。乡人大牵头每半个月对各村开展一次全面督查,发现问题逐一反馈,限期整改。要求各村对照反馈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整改。定期组织各村书记实地观摩,查看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逐项评比打分,纳入村绩效考核。对名次靠前的表扬奖励,对名次靠后、工作推动不力的村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各村村民说,富裕了,更要生活在整洁的环境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树立起标杆。

墙上书写:建设新农村,“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杨晓天 孙宝东 王凤虎

敖汉旗萨力巴乡

2021年6月10日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