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震宇
作别春天,与夏相守。五月,行走在喀喇沁旗广袤的土地上,只见设施大棚里的硬果番茄长势喜人、重点项目施工现场车辆如梭、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目之所及,处处皆风光。“十三五”收官的2020年,喀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2亿元,同比增长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亿元,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891元和13494元,分别增长2.5%和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2亿元。其中,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外,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零售总额、城镇常住居民收入的增速分别比全市高1.6、8.0、1.9、0.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位、第2位、第2位和第4位,特别是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31.6%,高于全市125个百分点,全年居全市第1位。
“十四五”开局的2021年,站在新起点上的喀喇沁旗,将以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起步、夯实民生福祉、全面推进生态建设,扎实迈好第一步,开好新局。
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迈出踏实第一步
春意阑珊处、夏日款款来。4月16日,该旗和美产城融合先导区内彩旗飘飘、机械林立、鞭炮齐鸣、彩烟飘荡——2021年喀喇沁旗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伴随着铿锵的乐曲,重点企业代表相继发言,介绍项目建设情况、畅谈经营理念、交流工作体会。
“我们公司将继续依托喀喇沁旗良好的营商环境及政策支持,利用圣沣食品集团雄厚的行业经验与客户群体,完成未来五年的项目整体产业链发展,届时将带动4480运次的冷链物流运输、1010万元养殖端的运输、1500万元的兽药防疫、420万平方米纸箱加工、588吨塑料包装袋加工、1120万元鸭肠加工、2100万元保健产品项目。未来五年内,项目总投资8亿元,年屠宰7200万只、存栏1200万只肉鸭,年加工成品17万吨,营收17亿元。屠宰加工将安置就业岗位3000个,带动养殖农户2200户,实现近5000户家庭致富。”内蒙古九牧合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光说。
语言简洁,语调铿锵。企业代表简短的发言传达出企业对喀旗营商环境的充分认可,也清晰地传递出该旗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建设付出的辛苦、汗水和取得的成效。
据悉,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涉及产城融合先导区一期、山水远航水泥退城入园、九牧合肉鸭屠宰加工等项目25个,总投资121.35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3.24亿元。
开局之年时不我待,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按照市委、市政府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喀旗上下闻令而动、主动出击,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头号工程”,牢固树立“环境为本、项目为王”理念,深耕山东省、紧盯京津冀、兼顾东南沿海等地区,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热潮。全旗共抽调288名干部,组建了3支攻坚队、5个分管战线工作组、11个乡镇街道工作队、39个驻点招商专班,分赴京津冀、山东省、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开展招商工作,全力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截至目前,全旗共走访对接企业和投资客商317家,取得签约或意向签约项目72个、计划总投资近255亿元的可喜战果。
夯实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
以人民为中心,夯实民生福祉。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喀喇沁旗将按人民的需求,干好民生福祉实事,全面提升全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办好就业创业这件民生实事上,喀喇沁旗制定出了在开局之年要新增城镇就业1200人,农村转移就业5.3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的目标。并从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严格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切实强化基金监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精准认定低保对象,全面加强特困人员、受灾群众等各项救助制度建设,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进一步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巩固提升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等方面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教育,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实事。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喀喇沁旗还将启动实施乃林幼儿园、锦山五中足球体育馆新建项目,力争锦山第六小学、第四中学开工建设,确保牛家营子王营子小学、西桥恩州小学和宫营子小学建成投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和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引进培养,推动师德水平和教学质量双提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做好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深入实施健康喀喇沁行动,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医疗保障,与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在开局之年喀喇沁旗将加快旗综合医院室内施工建设,同步开展医疗设备采购、医护人员选聘招聘培训工作,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启动实施旗传染病救治中心项目,建成运营昌盛远卫生院。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振兴中蒙医药等专项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绿色发展释放“金山银山”更大效益
初夏时节,万物峥嵘。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喀喇沁旗,满目苍翠,生机无限。一个拥有一城碧水、两岸青山的绿色小城,正显露出超高的靓丽颜值和强大的发展后劲。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更是当代社会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开局之年喀喇沁旗将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保“4+2”专项行动,完成赤峰云铜老厂区及尾矿库土壤修复治理、十家满族乡石灰石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年度任务。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协同推进节能减污降碳,常态化推进施工扬尘、工业废气、散煤燃烧污染防治,突出抓好水源地保护、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工作,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巩固扩大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战果。
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开局之年喀喇沁旗将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查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保护好生态建设成果。严格落实河长制,实施王爷府至四十家子17公里、马鞍山河二期4.3公里河道整治工程,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3万亩。推深做实林长制,扎实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抓好森林防火、封育禁牧,持续加强公益林管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升林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年内修复退化林15000亩,植被恢复3000亩。稳步提高耕地质量,新建高标准农田9000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5000亩、坡改梯14300亩。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力度,年内新建绿色矿山1家。
生态优先,才能秀出“绿水青山”的更高颜值。开局之年,喀喇沁旗加快推动“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和工业节水减排,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切实把以水定城、以水定业、量水而行的要求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全方位和各环节,确保水资源永续利用。强化能耗双控管理,加大限制类产能淘汰力度和重点行业节能改造进度,提高绿色准入门槛,坚决杜绝引进高耗能项目。积极倡导绿色简约生活,提升全民绿色环保意识,加快形成勤俭节约、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社会新风尚。
号角吹响,击鼓催征。美好生活,令人向往。喀喇沁旗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干劲、坚韧不拔的毅力,共同奏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凯歌,共同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共同描绘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