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晨起览朋友圈,文友王景林的书法大作映入眼帘: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是后梁时期布袋和尚所做《插秧诗》。插秧,寻常的一项农事活动,被和尚赋予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难怪流传称颂。
欣赏着王先生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的书法作品,仿佛看到了农民水田插秧的沸腾。此时,朋友的电话来了,敖汉旗古鲁板蒿镇李家营子村水稻插秧正酣。
地处赤峰市红山湖下游的李家营子村党支部早运筹,早谋化,协调农电部门检修维护线路设备,于5月15日4000亩优质水稻开始插秧,比往年提前10天,预计月末完成。
朋友图片列出几个农户的水稻面积:耿逍增75亩,耿逍福55亩,耿遥辉56亩,耿逍成52亩,李德志60亩,郑永强50亩……
李家营子村水稻亩产1300斤,品种为长粒稻“吉梗”系列,每市斤稻谷最低价格1.60元,亩毛收入2080元,扣除亩成本500元左右,亩纯收入1580元。这是老哈河畔乡村振兴的一项富民举措。
赏古诗,观插秧,惬意李家营子。朋友发来一首首插秧诗:《广陵别郑处士》,作者:高适,朝代:唐: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初夏怀故山》,作者:陆游,朝代:宋: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冷田村》,作者:蔡正孙,朝代:宋:蓑下清风笠下烟,一篙三板插秧船。田家午馌行厨薄,尽在青裙两担肩。
《和别驾喜雨四绝》,作者:魏了翁 朝代:宋: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从今无事闲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
《适武林入延平界作》,作者:陈藻,朝代,宋: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理。木杪插秧青,泉流仙杵起。开边忆汉皇,航海通南鄙。黄昏更不愁,客舍连甍美。
《插秧歌》,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杨晓天 耿逍荣 摄影 逍荣
敖汉旗古鲁板蒿镇
202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