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古鲁板蒿镇富民产业强势崛起

2021/3/6 11:40:00 次浏览

敖汉旗古鲁板蒿镇白家店村村民陈术学从大年初一就忙着接牛犊,到了破五这天已经接了6个牛犊,真是牛年发牛财。陈术学存栏120头牛,其中能繁母牛80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

两年来,古鲁板蒿镇像陈术学这样四季来财的家庭不胜枚举。农民发展成为种植养殖大户,当上了合作社社员、理事长,成为农牧业产业经纪人;村“两委”干部成为产业致富带头人、更是联络八方的经纪人,看吧,一片片姹紫嫣红的农田粟黍飘香,一座座熠熠生辉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鲜嫩滴翠,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圈舍牛哞羊咩,一处处商贾云集的产业园区车水马龙……,一派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强进势头。

绿色杂粮面积扩大增值增效

古鲁板蒿镇党委政府贯彻落实敖汉旗委旗政府大力发展小米、肉牛、设施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的战略部署,以融合党建为统领,加大种植养殖业结构调整力度,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建成谷子、甜菜、葵花、中药材、水稻、牧草、露地蔬菜等万亩种植业结构调整基地总面积达13.1万亩。依托敖汉小米走向全国的优势,着力做强小米产业,创建7个千亩集中连片谷子示范田,蔚为壮观,其中,100亩以上的谷子种植大户56户。全镇谷子播种面积达到5.8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5万亩,平均亩产700多斤,年产谷子17100余吨、产值7500多万元。进一步打造壮大了敖汉小米品牌。

镇党委政府号召村干部在发展绿色杂粮产业中先行先试,做出样板。白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崔立新,不断寻找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他连续两年自己试种多种不同的药材20余亩,最终找到适合该村能生长的药材作物。2020年,他引导村民跟着他一起种植桔梗和牛膝550余亩,每亩纯收入比玉米、葵花等粮食作物高3倍以上。

生态牛羊品质优良俏销市场

镇党委政府采取措施加快养殖业规模化建设进度。由3个万头牛、8个集中养殖区构成的老哈河肉牛产业带建设已有雏形,哈拉勿苏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完成投资5000万元,投资900万元的昭乌达肉牛核心育种场已经建设完工。农户养牛大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镇养殖5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100户。肉牛存栏2.75万头,一头牛就如同一个扶贫车间。

李家营子村养牛大户赵永峰,过去是贫困户。“两委”共同研究帮助指导他发展养牛,最初饲养10头牛起步,发展到20余头,年出栏商品牛15头,纯收入20余万元。现在存栏牛32头。他家还耕种有40亩地的玉米,基本解决了饲料饲草。赵永峰原来在赤峰某建筑工地打工,是个熟练的钢筋工,挣了些钱,但是因为得病被迫回乡,现在,病痊愈了,他再也不用去建筑工地打工了。建起标准化棚圈500平方米,他有了价值50余万元的养牛产业。

白家店村五组养牛户杨永东存栏61头牛,年养牛纯收入10万元以上。白家店村像杨永东一样养牛大户近20户,其中50头以上养牛户有8户。

设施农业果蔬飘香享誉京城

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党员带动先行引路的作用,建成东他拉村和周家地村2个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冷棚面积1400亩。东他拉村和周家地村的设施农业产业园均与内蒙古美美农业公司签订订单,种植金丝蜜瓜,销往京城,成为抢手货。两个园区共有冷棚850个,种植蜜瓜700亩,亩产达5000-6000斤,纯利润达到400万元。

共产党员退伍军人、“敖汉旗京敖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国强,带领社员发展日光温室、膜下滴灌为主的设施农业1.2万亩,蔬菜直接进入北京超市发公司市场,合作社年纯收入800万元,附近农民200余人在合作社打工纯收入400万元。梁国强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圆了致富梦。2020年2月5日捐款2.5万元用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旗捐款最多的个体业主,颇为感人。202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100元,以主导产业为主开展招商引资完成2.3亿元。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基础。

杨晓天 赵宏文

敖汉旗古鲁板蒿镇

2021年35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