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萨力巴乡:产业园村民热赞“二十大”

2022/11/3 19:17:32 次浏览


临近初冬寒风料峭。在敖汉旗萨力巴乡设施农业园区却是一派红红火火,这里一年四季迎丰收,忙收获,村民们在劳作中热赞党的二十大,种植户鲍立军说“看电视,真有劲,习总书记二十大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话说到我的心里了!”村民王殿花说“这十年咱老百姓的日子变化太大了,我们脱贫了,还要富起来!”听村民的话题,看他们的果实,西红柿、彩椒丰收季,因色泽鲜艳、薄皮多汁、口感甜糯、储存时间长等特点广泛销售于东北、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每年两季栽种让温室种植户鼓起钱袋子


西红柿丰收了(摄影:王凤虎)

清早5点,西红柿种植户鲍立军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西红柿采摘、分拣、装箱、装车,第二天凌晨要准时到达北京各大商超。鲍立军说:我15个大棚的西红柿,按现在市场价格,这茬西红柿可以纯收入20万元钱。这段时间每天光采摘就要用5个工人,赶上疫情,本以为这茬西红柿要赔在手里了,好在乡党委政府及时解决用工问题,可以说是没受任何影响


工人正在忙碌将西红柿装箱(摄影:王凤虎)

萨力巴乡党委政府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抓防疫不误生产、保丰收不防疫。在减少外来流动务工人员的前提下,迅速组织棚区所在村村民有序补位,保障用工数量;设施农业园区设置核酸采样点,在提供核酸采样便利的同时确保疫情防控管控到位。


发往北京的西红柿装箱上车(摄影:王凤虎)

在蔬菜分拣中心仓库内,正在将西红柿装箱的村民王殿花说:我原来也在园区打零工,赶上西红柿销售旺季,平均每天收入150元,原来是活少人多,计件算钱,现在因为疫情,园区管理委员会把我们这些人组织起来,多个仓库轮流干活,这样我们今年要比每年多赚一倍的工钱


排队等待装西红柿的外地车辆(摄影:王凤虎)

萨力巴乡设施农业园区是敖汉旗地区最大的设施农业集聚地,面积1万亩,建设标准化日光温室2407栋,配套建设蔬菜分拣中心6000平方米。园区旺季每天向外输送西红柿10余万斤,源源不断走向北京餐桌可达3万余斤。

近年来,萨力巴乡党委做实党建引领产业兴旺,坚持跨村联营,成立设施农业联合党支部,聚集人才队伍、各类资源要素,全过程互融共促、全覆盖服务保障,实现园区年产值达2.5亿元,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让当地12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4万元。

蔡文利 杨晓天

敖汉旗萨力巴乡

2022年11月3日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