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金风温柔的拂过老哈河畔,粟浪连绵、稻浪起伏的敖汉旗古鲁板蒿镇大地展现出一幅硕大的丰收画卷,十里八村村民赶着牛羊、满脸喜悦的张罗着庆丰收,这里一直有这样的风俗,每年的秋收前后都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村民们会请戏班子进村,敬天地,搭戏台,唱露天大戏,感恩又是一个丰收年。
看吧,近两天,白家店村举办了“庆丰收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农民文化节,组织了一年一度的唱大戏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村里办戏的负责人王树立早就把这次演出的消息告诉了全村,并且制作了海报,为的就是让大伙儿过把“戏瘾”,开心开心。他说:“以前村子里穷,三天的戏钱需要全村人来凑。现在不需要了,村委会请大家看戏!”
传统剧目《大登殿》演出现场(摄影:李玉雷)
一遍锣,二遍鼓,不等三遍戏演出。在村里男女老少的翘首期盼中,戏曲《大登殿》正式开演。锣鼓声响起,帘幕后走出来一位化着精致妆容的美妇人,她“咿咿呀呀”地唱过一段后,便甩着长长的水袖舞了起来。台下听戏的观众不时地大声鼓掌,连声叫好。据了解,此次演出,《狸猫换太子》《打龙袍》《秦香莲》《三看御妹》《卷席筒》等好戏连台,精彩不断。老一辈常说:“懂戏的看门道,不懂戏的看热闹”。老年人是传统戏剧的忠实观众,他们搬着椅子或者小马扎在台子底下最前面早早占了位子,一坐就是半天。一年一度的唱戏活动,让会听戏的老年人过足了戏瘾。很多年轻人对戏曲知之甚少,大多是来凑热闹的,至于戏里具体唱什么,是听不懂的。对于孩子们来说,赶上村里唱戏,那是最开心的事。唱戏时,不但台上热闹,台下也很热闹,台上唱声不绝,台下叫卖声不断,有卖气球、风车、泡泡棒等各种玩具的,也有卖瓜子、炸油糕、零食水果等各样小吃的。他们对舞台上的戏并没有多大兴趣,更乐于穿行台下的市场和后台,逛了上午逛下午,晚上还要在人堆里钻来钻去闹腾,直到戏场人走尽才意犹未尽地回家。
看戏的村民(摄影:李玉雷)
乡村的戏很红火。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看戏是中国老百姓最期盼最向往的娱乐活动。乡村每到秋收时节,就会在大队边儿空场地搭上舞台,请来戏班连唱三天的大戏,以示庆贺。唱大戏的前两天,女儿请娘家父母兄妹来家看戏,父母叫女儿女婿外甥来凑热闹。街头村尾喜气洋洋,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那时候,有的人家里还没有电视,能看上一场戏,是最令人欢呼雀跃的事。一听说哪里要唱戏,十里八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兴高采烈地赶着毛驴车走个把小时的路程去看戏。现如今,村里都是柏油路,家家户户买上了轿车,大家伙开着车十多分钟就能到村部。多年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或砂石路,坑洼不平,很颠簸。戏场里开场锣鼓震天响,村外大路小道上,驴车自行车哐里哐当往戏场里赶。卖糖葫芦的车把上捆着草杆,草杆上扎满了红火胎儿一样的山里红。戏台下人头攒动,戏场被看戏的人堵得水泄不通。前面坐的是矮凳子,往后坐的是高凳子,再往后是站着的,也有爬墙的,晚到的人们,或站或蹲。看戏有道,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尽情欣赏一场难得的戏剧盛会。
一方水土,一方人情。唱大戏绵延不绝发展至今,它已不仅仅以戏曲这一种身份存在,而是完完全全融入了百姓生活,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很多年前,那时的老百姓种庄稼不像现在机械化省力,一年到头,经过繁重的劳作,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就要唱戏庆祝的。一个简易的舞台,一群热情的戏迷,嘹亮、饱满的戏曲唱腔响彻山村。随着国家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今农村变化越来越大,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农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鼓足干劲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同时,村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软实力也不落后。唱大戏,不仅唱出了农民脱贫致富感党恩的喜悦心情,也唱出了五谷丰登、欣欣向荣的胜景。
古鲁板蒿镇街区一角(摄影:邹心蕊)
古鲁板蒿镇采取得力措施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建立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高素质乡土人才队伍。积极培育善经营、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全镇培育扶持种养殖能手262人、农村经纪人793人,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30余人,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60余家,辐射带动1.2万农民增收致富。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打造的“3+N·十个万产业富民工程”今年再获丰收,形成以肉牛、小米、设施农业为主导产业,以牧草、中药材、露地蔬菜、甜菜、水稻、黑猪、肉羊等为特色的农牧业产业新格局,2022年肉牛存栏3.25万头,谷子种植面积达8万亩,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小区1处、面积500亩,全镇冷棚种植面积2000亩;牧草种植面积3万亩,菊苣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甜菜种植面积2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1万亩,黑猪养殖1万头,肉羊存栏25万只,打造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岁月增长,留下无数痕迹。看戏,收获的是一段乡音,一段美好的回忆。乡音相问千百遍,现在抑或将来,对故土人情的怀念,最终会弥漫成记忆深处的一缕乡愁,一生难以消散。人间烟火盛处,正是心安吾乡。时光焕然,烟火漫漫。
经年前后,初秋的晚上村里打谷场搬着板凳听戏的人群里,是否也曾有你?!
李玉雷 杨晓天
敖汉旗古鲁板蒿镇
2022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