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周家地村:坚持党建引领 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2022/7/28 11:56:56 次浏览

乡村要振兴,党建来引领。近年来,敖汉旗古鲁板蒿镇周家地村党总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力实施“党建+”模式,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蓝图,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党建+产业”,夯实乡村之“基”

周家地村坚持把产业升级作为全村发展的重要引擎,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改造升级产业模式,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形式、新路子,促进三产深度整合,为全村振兴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全村基本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设施农业、肉牛产业、肉鸭产业初具规模。现有设施农业冷棚近千亩,建设肉牛养殖小区1处,肉鸭养殖小区1处,生猪养殖场1处。现全村肉牛存栏1100头,年出栏600头;肉羊存栏6673只,年出栏10500只;生猪存栏5000头,其中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3000头;肉鸭现存栏4.8万羽,年出栏33.6万羽。


周家地村设施农业冷棚茼蒿种植。(摄影:曹玉冬)

“党建+生态”,塑造乡村之“形”

村党总支坚持将绿色发展与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对村庄内各功能区进行全面优化布置,持续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实现“村庄生活宜居、村内旅游观光”的发展模式。现全村8个自然营子全部用上自来水,此外群众还有自备水源井445眼,人畜饮水能够得到保障;全村建有垃圾临时堆放点18处,行政村所在地建有垃圾转运点1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庄垃圾处理难问题;全村共建有通村道路总里程12公里,街巷硬化30公里,产业路4公里,农田作业路67公里,交通相对便捷;村内有宝河湾渔村、小山扬水站等休闲旅游地,全村高标准农田面积18000亩。


周家地村宝河湾。(摄影:何建华)

“党建+乡风”,涵养乡村之“魂”

周家地村党总支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推广移风易俗,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建立志愿服务总队 1支,下设分队5支,组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环境整治、公共文化服务等各类志愿活动36次,服务时长946小时,惠及群众2000余人;完善“一约四会”建设,重新修订周家地村村规民约,成立周家地村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完善群众自治构架;积极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孝老爱亲”等选树活动,设立“榜样就在身边”、“红黑榜”教育专栏,挖掘“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典型示例,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周家地村“榜样就在身边”、“红黑榜”教育专栏。(摄影:曹玉冬)

“党建+治理”,固牢乡村之“本”

构建党总支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强化网格化治理,调整完善网格组织体系,实现党建网、基层治理网、疫情防控网、乡村振兴网、环境整治网等“多网合一、多网融合”,将8个村民组2019人划分为村级网格1个,组级网格8个,精准配备网格员,实现为民服务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利用网格优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发挥网格化作用,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村庄建设,组织发动党员、志愿者、村民等,出动铲车、垃圾清运车等多种车辆,对各自然营子、主路沿线等进行彻底清理,并进行日常监管,初步建立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机制,提高周家地村治理水平。


周家地村组织志愿者开展防汛工作。(图片来源:周家地村)

“党建+经济”,充盈乡村之“实”

全村总土地面积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2万亩,含膜下滴灌面积0.9万亩,村集体耕地7000余亩,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1万元,其中,村集体土地发包收入86万元,养牛小区发包收入10万元,养鸭小区发包收入15万元。全村设施农业冷棚505栋,总年产值达到400万元。户外肉牛养殖小区养殖户年盈利60万元以上,肉鸭养殖小区每年利润50万元以上。依托产业优势,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全村有合作社13家,家庭农牧场6家,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猪养殖及谷子、设施农业、玉米、中药材、露地蔬菜、水稻等特色种植,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周家地村肉鸭养殖小区。(摄影:顾建华)

曹玉冬 杨晓天

敖汉旗古鲁板蒿镇

2022年7月28日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