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刘凤玲:打造绿色产品 扮靓百姓生活

2022/7/6 8:14:57 次浏览

            

             ——记赤峰市人大代表、内蒙古亿垄粟家庭农场总经理 刘凤玲

 

刘凤玲内蒙古亿垄粟家庭农场、敖汉旗瑞坤防水公司总经理,峰市、敖汉旗和黄羊洼镇三级人大代表,敖汉旗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副会长、敖汉旗女企业家商会副秘书长。她致富自己,回报家乡,大力培育农资服务和家庭农场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行“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的农牧业产业发展模式,倾情服务敖汉旗广大农牧民,积极参加脱贫攻坚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乡村振兴增信赋能。


少女励志成长创业

刘凤玲1976年出生于敖汉旗黄羊洼镇牛力皋村姚家沟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朴实憨厚的父母靠着勤劳的双手,支撑着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刘凤玲清晰的记得上初中那年,弟弟妹妹都要上学,家里的经济负担逐步加重,从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明显拮据。面对残酷的生活现实,她的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在涌动,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在想怎样为家庭减轻负担?经过深思熟虑,最后,下定决心,停学在家帮父母做农活,减轻父母负担,增加家庭收入。那时刘凤玲才14岁。

一位身心俱进、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就这样做了人生大转折,开始了自己的少年奋斗。一晃三年过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吉林省一砖场前来招工,17岁的刘凤玲审时度势报了名,看她那个闯当劲,还真被录用了,她谋取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在砖厂,她像男孩子一样摸爬滚打7个月,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她拿着用汗水挣来的钱时,那种甜甜的收获感觉无以言表。

挑战苦与难,活出新自我。人生的路上,刘凤玲选择了不停步。18岁那年,她又选择去大连的服装厂。大连市,这爿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浪漫之都,魂牵梦萦了多少人,刘凤玲更是深深的向往但是到了那里,他舍不得时间去游历著名景点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星海湾、老虎滩海洋主题公园、圣亚海洋世界等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而是全力工作,凭着吃苦认学、任劳任怨的精神,仅三个月,就以出色的业绩赢得了单位领导的好评和信任,破格任命做了小班长,一干就是五年。

刘凤玲不但自己成功了,她还不负众望吸引介绍敖汉家乡的姐妹陆续到大连打工。在她的带动下,一起来大连的19个同村姐妹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做出了成绩,打出了敖汉女青年的“劳务品牌”。

产业致富服务一方

两次外出打工经历锻炼了刘凤玲的阅历与见识,她怀揣着打工挣到的钱返乡创业。干什么啊?看到外面世界的楼房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她尝试着用外墙装修技术装扮人们的美好生活。2001年,刘凤玲与丈夫一起注册成立了瑞坤防水公司,主做外墙保温,采用液态理石漆,开展楼层防水处理业务,伴随着敖汉旗房地产市场的崛起,刘凤玲的业务做得风生水起。20年的行业坚守,风里来雨里去,虽然艰难但也收获了骄人的成绩,2012年公司获得了敖汉旗“优质工程奖”,2014年又上新台阶获得建筑工程“鲁班奖”等。

从最初的夫妻二人白手起家,到2018年一步步覆盖了全旗8个镇、6个乡、1个苏木,公司现在已是拥有员工98人的团队。刘凤玲与时俱进,坚守初心,通过不断的努力从白手起家建筑行业,做到了区域的精英,被评为青年企业家。

刘凤玲不断探索前进,事业成功的她看到敖汉旗委旗政府将小米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推进,敖汉小米杂粮产业好戏连台,走出国门,商机无限,决心依托小米杂粮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为千家万户送健康。2019年6月份,刘凤玲回到家乡黄羊洼镇助力脱贫攻坚。看到父老乡亲们的辛苦付出换来脱贫致富成就,还有那份对刘凤玲信赖和期盼的眼神,让她的内心更加坚定一个想法,家乡的沃土养育了我,要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办实事,将藏在乡村的原生态小米和荞面推向外面大世界。

黄羊洼镇“荞麦之乡”的美称,这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比较适宜荞麦的生长,有种植荞麦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荞麦在该地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年产量在2000万斤左右,因其无农药、无化肥污染而被称为“绿色食品”。牛力皋川位于黄羊洼镇境内,因种植荞麦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闻名,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的客商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在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荞麦,以其“粒饱、皮薄、面多、粉白、筋高、品优”而驰名中外,牛力皋川荞面更是香甜可口,味道纯正,色香味俱佳,是荞麦面中的上品,早在2008年就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于产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降血脂,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荞麦泡面远销日、韩等国以及北京、长春、威海、赤峰等全国大中小城市和周边地区,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2020年,刘凤玲注册成立了“内蒙古亿垄粟家庭农场”,申报成功了“亿垄粟”商标,农场基地在家乡黄羊洼镇牛力皋村,谷子种植面积1500亩,荞麦种植面积3000亩,土生土长的他深谙种植管理技术,谷子和荞麦当年获得丰收。

天道酬勤。刘凤玲初战告捷,更是分享到了“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福祉。2021年初春时节,黄羊洼镇牛力皋村的坡耕地上机车往复,一派繁忙,十几天时间层层叠叠新筑的梯田绕山缠岭刘凤玲在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借助敖汉旗水土保持坡改梯综合治理项目,成为敖汉旗九个坡改梯项目之一,两年时间近4500亩的农场实现了梯田化。经坡改梯后,有效改变了过去水土流失状况,充分发挥土地的耕种价值,提升农作物产量,荞麦由亩产180斤增至亩产300斤,亩增值360元坡耕地变成了“聚宝盆”

刘凤玲研究荞麦,种植的荞麦突出名、优、特优点,深受日本客商的喜爱,荞麦面粉是营养美食,荞麦皮在日本海上可以进行蔬菜培植,自然生长绿色有机蔬菜。刘凤玲的亿垄粟家庭农场沿袭了自种自收、人工除草、施农家肥的传统耕作方式,她的理念是,发挥敖汉旗的生态环境“全球500佳”自然环境优势,让世上更多人吃到健康绿色、无公害的敖汉旗小米和荞面,品八千年文化生态农产品,享健康快乐幸福生活。下一步刘凤玲研究做荞麦深深加工。2020年5月,国家农业部丛司长曾经到刘凤玲荞麦基地考察,给予高度评价。

无私奉献公益事业

刘凤玲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服务产业看做是公益事业一样对待,用心用情全身心去经营。她于2022年又受邀参加敖汉旗双马农机公司的经营管理,抓住春季时机为敖汉旗以及周边毗邻地区农牧民提供农牧业机车机械百余辆台套,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牧民。

风和景明,柳绿花艳。2022年孟夏的5月16日,敖汉旗迎来了首届“百万亩谷子春播节”,看吧,刘凤玲天刚放亮就带领机组人员在黄羊洼镇万亩“坡改梯”项目区开始播种,以实际行动欢庆“百万亩谷子春播节”。牛力皋村农民高兴的对刘凤玲说:“我这两年尝到了‘坡改梯’的甜头,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亩产谷子翻一番,今年我家种40亩谷子,机播省时省力快捷!”

春寒料峭,栉风沐雨。刘凤玲总是亲自送农资下乡,深入村镇、农家,田间地头做示范,甚至是手把手的教授使用方法,一直全程跟踪服务。她带领双马农机公司技术人员为公司客户、种植户做测土配方施肥,主要经营新洋丰牌子有机肥,仅今年春季就服务一万多农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0万亩,年增产粮食300万公斤,为农牧民节约化肥投入资金3万元,减少了盲目施肥给耕地造成的浪费与污染。


刘凤玲积极参加公益事业活动。如今,黄羊洼镇村民张大娘见到刘凤玲就像亲人,每次都拉着手唠个没完,那个亲热啊。张大娘家危房改造节约资金10000元钱。像她家一样,2016年至2018年脱贫攻坚期间,刘凤玲在家乡黄洋洼镇承担危房改造,建房别人是900块钱一平方米,刘凤玲公司建房是700元钱一平方米,就这一项举措给21户百姓节省资金38.7万元。


2018年腊月,浓浓的年味包裹着敖汉旗城乡,住上新房子的农牧民兴高采烈忙着买对联,买挂钱,赶集上店置办年货。此时,刘凤玲又走进了扶贫济困活动的队伍,她们来到牛力皋村下庙组王龙家,捐助50斤米、50斤面以及20斤食用油。接下来,捐资助学,不计名利,一次次的奉献:战疫期间为黄羊洼镇政府捐赠口罩一千只、新香蛋糕、矿泉水、方便面各四十箱,为牛力皋村捐款1000元,捐赠实验小学消毒液50桶;为敖汉旗青年企业家商会捐款1000元,为中国中小企业家协会捐款2万元,为敖汉旗青商会捐助学基金1000元,为敖汉旗女企业家商会捐助十户困难户1万元,捐赠牛古吐小学80本书籍。

巾帼大志。刘凤玲在前进的路上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致富家乡,造福乡邻。履行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和初心使命。

杨晓天

2022年7月6日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