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千山万壑淌清流 ——敖汉旗“五水”工程走笔

2022/7/5 14:40:02 次浏览

避暑出游,家乡尤好。时下的敖汉山川,呈现出千山万壑淌清流的壮观景象。敖汉诗人常戈文吟诵道:凫鹜欢歌翠鸟鸣,时闻水畔鼓蛙声。玄鸿引颈酬天籁,合抱仙音放逸情。这是他身临其境、反复揣摩之后恰如其分的描写。


以南部山区泉水溪流景致最佳。驱车行驶在总长28.581公里的乡道“平安铺---上查干高勒”线即原“恒——横线”上,继而又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我们来到了孟克河发源地新惠镇丰盛店村东南3.5公里处的老道梁西侧山脚下的孟克河源头,这里是燕山余脉努鲁尔虎山北麓,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泉水汩汩地从各个石隙间淌出。“孟克”系蒙古语,意为“银”,因河水清澈如银,故名“孟克河”。


越过老道梁,进入金厂沟梁镇境内,一处处水墨画卷映入眼帘。四六地村小梁前村民组的四面山上,一条条沟道泉水叮咚,奔腾淌下,汇聚到村头的教来河源头流水淙淙,为敖汉旗内陆第一河——教来河补充输送了源源不绝的水源。


转瞬间,来到金厂沟梁镇七协营子村七协营子组,只见小河穿村而过。驶入金厂沟梁镇官营子村头,一群孩童玩水嬉戏。走过金厂沟梁镇上长皋村,“教来河源自驾营”平湖荡漾,硬是将伫立一侧的苍翠碧绿的庙梁拉过来倒影水中,美轮美奂,昔日经成寺的僧人是否想到山下还有这般美景?

金厂沟梁镇下长皋村农民在村头或是田边随手圈起一个围堰,便可取水浇地浇园子。正在劳动的村民陈向新高兴的说,“今年雨水好,没有像二十几年前那样白白流走,还造成咆哮的山洪,冲村毁田,现在这水可利用了啊!”

这不由使我想起了唐代周濆的诗《山下水》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正在检查防汛的敖汉旗水利局局长辛华高兴的介绍说:“十三五”以来,敖汉旗水利局采取措施打造绿水青山,针对贫水旗情研究确定了“蓄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治清河湖水,节约地下水,改优人饮水的“五水”理念大力实施“五水”工程,完成各级投资6.5亿元。其中,完成山湾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6718万元,完成山咀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1900万元,完成山湾子水库渗漏处理工程3990万元;完成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76处,巩固提升4.88万户16.27万人;完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积51.62平方公里,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即坡改梯新修水平梯田1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23万亩;完成河道治理14.66平方公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优质安全的水利服务。

继续前行,越过同样是河水缠绕的古镇贝子府,就是著名生态建设精品工程——六道岭,镇水管站站长夏文飞介绍说:六道岭村自90年代初开始的生态建设实践,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范本。六道岭人辛勤的汗水换来大自然丰厚的回报,通过生态经济沟建设,自2000年以来,山杏连年丰收,全村年采摘山杏核20万公斤,总收入100多万元,人均增收近千元。当年带领村民治山的老支书70多岁的王福林,尝到了治山的甜头,承包207亩山林,年捡蘑菇、摘山杏核收入近万元。在六道岭,随处可见漫山的沙棘林、山杏林,人们摘杏核、采沙棘果,渴了就地掬一捧山泉水喝,甘洌爽口,沁人心脾,享受这份人间轻盈温婉的美和一抹幽幽的果香。

受这美景感染,来了兴致,我们走下车濯足趟河,儿时的感受油然而生,不同的是,小时候趟河脚下是淤泥,今天濯足涉水,脚下是水泥平板公路,甚是舒服。

继而看到,贝子府镇徐家北沟、巨林营子、山湾子水库等地,都是教来河沿岸,主河流常年不停,这是蓄住了天上水,截水引洪入水库;利用好了地表水,滴滴入田;清澈的河道水和水库为周边村庄进行生态补水,进一步优化了人饮水源,间接节约了地下水,河长制的实施,把一条条垃圾沟变成水清,河畅,岸美的风景带。“五水”工程潜移默化的发挥着巨大作用。


这是一幅流淌的山水画卷,在今天的敖汉随处可见。航拍器拍摄的一幅幅美景,宛若一条条灵动的哈达蜿蜒而去。敖汉旗仿佛成为了千河水乡。鸥鹭和各种水鸟时而从天而降,时而在碧波与绿林之间翱翔,洗羽濯足,觅食休憩。


敖汉,作为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却也桎梏于水的干旱半干旱旗县,自五六十年代开始,党委政府带领人民治山治水情结尤为深切,修建水库、改善河道、绿化荒山、生态补水……敖汉人全力以赴打造着一幅“五水滋润绿山川”的生态画卷。

杨晓天   杨均超 摄影

2022年7月3日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