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萨力巴乡:“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新举措

2022/5/14 20:14:53 次浏览

时下,走进敖汉旗萨力巴乡山川田野,处处充满高标准自动化的气息,高标准水平梯田、智能农机装备已经成为农事活动的主角

在萨力巴乡老牛槽沟村的田间,十台铁牛轰轰隆隆你追我赶,土地深松工作已接近尾声。乡农机岗位负责人王长城介绍说:现在的土地经过长期的梨耕或灭茬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土地深松可以去除犁底层,让土壤透气、透水,增加蓄水保墒能力。萨力巴乡今春向旗农牧局积极争取资金75万元,按着每亩乡补贴25元、百姓自付30元的费用进行土地深松作业。今春全乡实施整村推进土地深松2.5万亩。


老牛槽沟村正在进行土地深松作业 (拍摄人:王凤虎)

放眼望去,是老牛槽沟村高水平梯田层层叠叠延绵渐远。近年来,萨力巴乡以大破大立的方式统一规划、平整土地,推进建设高标准水平梯田9万余亩,实现坡改梯全覆盖。改变了以往靠蓄力耕作的局面,全部实现机械作业。

老牛槽沟村现有高标准水平梯田7000亩。与原来的坡地比较,实现谷子亩均增产200公斤、增收800元以上。王长城说。

在萨力巴乡乌兰召村,村民王海林正在井房检查线路、维护管道,为春耕浇地做准备。近年来,萨力巴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约5万亩,既让缺水地区饮饱喝足,又将带有充肥装置的管道铺到地头,实现了水肥一体化。乌兰召村更是将2万亩耕地安装上机井智能远程控制器,实现智能灌溉。用王海林的话说:现在的农民快失业了,春天种地的时候来一回地里就可以了,拖拉机在前面种地,人工在后面把滴灌带和地头管道接好,该浇地了,在手机上一摁键那边就上水了,再一摁键水就停了,到了秋天,机械收割直接把粮食送到家

王海林正在检修机井设备(拍摄人:王凤虎)

王海林算了一笔账:原来浇地的成本在平均每亩50元,现在有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上机井智能远程控制器的使用,节省的水电费和人工成本每亩地达到30元。

使用无人机喷药已经成为七道湾子村种粮大户的标配,据七道湾子村支部书记吴枫樵介绍:七道湾子村紧挨老哈河畔,沃野千里,早就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了,过去人工每天只能喷20亩地,现在无人机每小时就能喷80亩地,每亩地才4元钱,真是省时又省力

近年,七道湾子村引进无人机进行保植作业(拍摄人:吴枫樵)

我们村土地平整,垄头长,下一步,要给拖拉机安装北斗导航,实现自动化驾驶耕作,这样大地块作业更精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连续作业。我们村还要推进免耕播种1万亩,免耕播种的机器太先进了,调好株距后,出苗率几乎是100%。吴枫樵又滔滔不绝的说起他们的规划……

偷懒地增产,萨力巴乡推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种种举措让百姓收获越来越多的技术红利。

蔡文利 杨晓天

敖汉旗萨力巴乡

2022年5月14日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