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古鲁板蒿镇党委、政府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确定各位科级负责人更深入的了解古鲁板蒿镇产业发展实际,更加熟悉所分管的领域,运用好“联系群众”这个武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推动新时代古鲁板蒿镇发展贡献“智慧力量”,镇党委、政府将大调研、大走访、大培训三个专项活动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予以推进。
结合古鲁板蒿镇2022年重点工作实际,大调研活动全年共分2期,每期每个课题均由科级负责人牵头,各自组建调研组,深入实地开展一线调研形成报告,并通过座谈研讨等形式为今后工作提供宝贵资料。
重点工作调研课题
本篇文章节选自古鲁板蒿镇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赵金彪同志的第一期调研课题《关于古鲁板蒿镇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及对策研究》中的一部分。
近年来,古鲁板蒿镇在旗委、旗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举全镇之力发展肉牛产业。肉牛产业作为古鲁板蒿镇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按照“小规模、大群体、抓大户、建小区”的思路,“一个试点、两个环节、三个工程、四个百分百”发展布局,“户内养殖+户外养殖大户+养殖小区”的发展模式,加快肉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肉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
打造一个标准试点
在古鲁板蒿镇白家店村打造一个标准化服务管理体系试点,该小区于2021年10月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160亩,投资700万元,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目前进驻26户养殖户,肉牛存栏700余头。2022年初小区内养殖户自发成立白家店村养殖业管理服务部,通过“四员”带动“四统一”、“四管理”促进“四提升”推进养殖小区“抱团聚变”,壮大肉牛养殖产业。
白家店村户外养殖区(摄影:李玉雷)
“四员”带动“四统一”。充分发挥防疫员、改良员、安全员、经纪人作用,按照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的标准和要求,发展统一收购销售、统一疫病防控、统一冷配改良、统一购买饲料的“四统一”养殖新模式。统一收购销售。肉牛养殖户在经纪人的帮助下,可实现“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牛,卖最高的价”,平均每头牛可增加500元收益,养殖小区700头牛可实现35万元的增益。统一疫病防控。完善镇村两级防疫网络,防疫员实行严格的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在动物防疫时期,及时对养殖小区内肉牛进行防疫,确保防疫工作到位,不发生动物疫病。统一冷配改良。积极推广优质西门塔尔肉牛人工授精冷配技术,提高畜种改良水平。改良后的黄牛生长快、肉质好、经济效益显著、市场需求量大,有效减少农牧户养殖成本,根据目前市场行情预测,每头牛可实现增收2000-5000元。统一购买饲料。通过经纪人与饲料公司达成协议,批量购买每吨饲料可节省300元,养殖小区全年购买700吨饲料可节省20余万元。通过“四统一”解决了养殖户的肉牛购销、防疫、改良、饲料等难题,促进养殖户更好的发展。
白家店村户外养殖区肉牛(摄影:曹玉冬)
“四管理”促进“四提升”。通过动物防疫管理、社会治安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的“四管理”模式,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实现“四个提升”。加强动物防疫管理,提升肉牛质量。全面执行综合性防治措施,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消毒防疫常抓不懈,保证肉牛养殖健康发展。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升治理能力。为确保养殖小区内治安稳定,小区服务部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促进养殖户“抱团”式发展,提升养殖小区治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建设能力。养殖小区内生活用房、生产用房要符合建筑标准,储粪池、储液池加设护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定期对养殖户用水用电进行安全检查,增强养殖户安全防护意识,提升养殖区平安建设能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成立合作社将养殖户进行集中管理,通过人畜分离和粪污集中加工处理,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把控两个重要环节
通过标准化生产管理和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推进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稳步扩大肉牛养殖规模。
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全力保障肉牛产业健康发展。品种改良调优。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肉牛品种,品种来源要清楚、检疫要合格。圈舍达优达标。肉牛养殖场选址和布局科学合理,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科学调制草料。降低饲养成本。养殖户可通过专家讲课、外出学习、统一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进行学习饲草料调制。疫病科学防治。防疫设施完善、制度健全,科学制定肉牛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全方位提升肉牛产业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位于东哈拉勿苏村的万头肉牛养殖基地(摄影:张胤)
全面实施规范化社会服务,为肉牛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检疫程序严格。防疫是肉牛养殖成败的关键。对规模肉牛养殖要落实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做好引牛前的疫情调查,严格调入肉牛的检疫和隔离观察,防止引入疫病。环境消毒严格。防止病原孳生,避免牛群患病,促进肉牛健康繁殖,为农户和养殖场降低风险。做好预防注射,防止疫病发生。防疫体系严格。制定完善的防疫体系,高效实施强制性和常规性防疫工作,对农户和养殖场进行疫病检测,加强预防。
实施三个增量工程
坚持“外引内育和引育结合”方针,立足古鲁板蒿镇肉牛养殖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基础,坚持抓大不放小和小规模标准化发展模式,全面推行“十、百、千”肉牛增量工程。
十:通过金融贷款、旗外购优质母牛资金补贴、托养代繁等方式引导更多的农户从事肉牛养殖,实现从无到有发展,逐步推动金融机构信贷产品自主创新,组织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整村推介相关金融产品、宣传相关金融支牧政策,较好解决中小养殖场(户)缺资金问题。将白家店村作为托养代繁试点,利用肉牛产业互助资金购买基础母牛,由有养殖意愿和饲养能力的无牛户进行托养代繁,在增加农户养殖收入的同时,推动肉牛产业扩群增量,年内全镇实现新增肉牛养殖户300户以上。
东哈拉勿苏村个体养殖户(摄影:李玉雷)
百:为推进肉牛产业发展,用好用足旗政府规模养殖场给予棚圈补贴的政策,扩增肉牛养殖。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吸纳更多的农户参与,扩大养殖规模,通过抱团融合发展,降低养殖成本,形成肉牛养殖产业链条,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实施好白家店村人畜分离项目,建设户外养殖小区。做好肉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品种改良和产销对接等环节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计划年度内全镇新发展以肉牛养殖为主的家庭牧场20家,5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79户,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14户。
八家村肉牛养殖大户(摄影:李玉雷)
千: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古鲁板蒿镇着力打造千头肉牛户外养殖小区,发展以西门塔尔、昭乌达肉牛、华西牛为主的现代肉牛产业,在稳定现有存栏基础上,通过调整畜群结构去劣存优,提质增效;通过扩大优质肉牛养殖规模,实现扩群增量。通过实施集中养殖,统一标准化建设,逐步代替农户散养模式。充分利用资金、良种、技术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壮大规模养殖,实现量的增加,形成规模优势,促进全镇肉牛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镇建设肉牛户外养殖场3处,户外养殖小区4处,肉牛专业村4个。
实现四个百分百
加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疫病防疫百分百。根据肉牛产业发展布局,加强镇村两级畜牧技术服务站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基层技术力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保姆式”服务技术指导,组织专业防疫员定期对肉牛进行防疫。做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突出做好强制免疫、监测预警、动物卫生监督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整体提升安全水平。全镇现有镇村防疫员19名,目前春季肉牛防疫数完成20585头。
加大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实现肉牛改良百分百。科学制定繁殖改良规划,加强肉种牛及其种质资源生产经营管理。立足古鲁板蒿镇肉牛养殖品种结构实际情况,重点做好西门塔尔牛纯种的推广应用,稳步推进西门塔尔良种肉牛核心群认定。逐步扩大昭乌达肉牛、华西牛等优良品种在古鲁板蒿镇的饲养比例,实现肉牛产业可持续绿色发展。优质改良率达100%。
加大技术服务培训力度,实现技能培训百分百。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强化基层繁改员、防疫员、乡村兽医和经纪人队伍的行业管理。重点面向一线养殖技术人员、家庭牧场经营者、养殖合作社带头人、乡村兽医、繁改员、防疫员、经纪人等开展大范围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开展肉牛养殖常见问题技术培训讲座,提升肉牛养殖户的饲养技术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2022年预计办培训班15期,培训1520人次。
加大饲草饲料生产供应,实现舍饲圈养百分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广普及揉搓、压块、青贮等先进高效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模式,打通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稳步推进粗饲料利用实现专业化、市场化供应,逐步构筑高效饲料供应网络。进一步做好饲料原料基地建设,以培育壮大专业化饲草利用产业为抓手,增加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加大综合行政执法力度,积极宣传草畜平衡和禁牧政策,实现全年全境舍饲禁牧。
2022年全镇肉牛存栏计划达3.5万头以上,出栏肉牛1.2万头以上,新增肉牛饲养户300户以上,新发展以肉牛养殖为主的家庭牧场20家,新建肉牛养殖小区3处。下一步,古鲁板蒿镇将按照“总量扩大、品质提升、打造全旗肉牛小镇”的总体目标,在稳定现有存栏基础上,坚定不移优化畜群结构,实现现代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李玉雷 杨晓天
敖汉旗古鲁板蒿镇
2022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