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赵永峰:养牛走上致富路

2022/2/27 20:08:37 次浏览

近年,敖汉旗古鲁板蒿镇在旗委、旗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举全镇之力发展肉牛产业,古鲁板蒿镇李家营子村村民赵永峰就是一个养牛致富典型。

赵永峰曾经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享受到户产业帮扶项目,申请了30万元养殖贷款,又自筹10万元资金,认购基础母牛12头,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由12头发展到了40多头,每年收入10万元以上。赵永峰通过养殖肉牛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两年市场行情不错,一头牛犊养到400-500斤左右,卖1万多块,除去成本,一头牛可赚到5000块以上,收入也成倍地增加了。”赵永峰说。

通过养殖肉牛,给赵永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更加坚定了他规模发展肉牛的信心。“下一步,我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有兴趣的村民一起养牛,大家共同致富。”在古鲁板蒿镇,像赵永峰一样受益于产业扶贫政策的农户遍布古鲁板蒿镇12个行政村。

看着养牛产业发展的越来越红火,村民们纷纷加入到养牛的行列中来。截至目前,古鲁板蒿镇5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38户,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12户。

为推进肉牛产业发展,经古鲁板蒿镇党委、政府研究,2021年决定采取人畜分离的方式,建设户外养殖小区,同时做好肉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品种改良和产销对接等环节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目前,全镇建设肉牛户外养殖小区4处、肉牛养殖场3处、肉牛专业村4个。

“在技术培训方面,根据肉牛产业发展布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保姆式’服务技术指导,对全镇各村养殖户采取面对面,到养殖小区、农户家中去,利用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和咨询,并组织专业防疫员上门定期对肉牛进行防疫。”全镇现有防疫员19名,共开展肉牛养殖培训班12期,受益1000余人次。有着29年实践经验的冷配员张凤臣,见证了黄牛冷配技术从摸索到成熟的全部历程,“以前养的牛品质差,后来通过品种技术改良,效益也得到了提高。改良后的牛经过4个月左右的喂养即可出栏,每头改良后的牛可卖到12000元左右,直接为养殖户增加纯收入3000元左右。”

2019年古鲁板蒿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内蒙古丘沙牧野农牧有限公司,在东哈拉勿苏村建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1处。基地内现有养殖区棚圈21栋、饲草库3栋,完成厂区内硬化6000平方米,绿化8000平方米。2022年拟建设棚圈5760平方米、青储窖20000立方米、肉牛屠宰厂一处,并完成年产6万吨饲料加工厂建设,积极打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条。

引入内蒙古津垦牧业有限公司建设牧草产业园区,种植牧草2.3万亩,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有力促进了古鲁板蒿镇养牛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目前,古鲁板蒿镇肉牛存栏2.75万头,年出栏肉牛1.5万头。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镇肉牛存栏达到8万头以上,实现人均2头牛的目标,推动肉牛产业增量增效。

古鲁板蒿镇将全力打造“肉牛产业强镇”,在进一步做大做强肉牛产业的同时,真正让群众依托肉牛产业“牛”起来。

李玉雷 杨晓天

敖汉旗古鲁板蒿镇

2022年2月27日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