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隆重播出的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第六集“家国情怀”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指导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的贫困群众种植土豆,创造了一亩地一万元的好效益。扶贫团队里的云南农业大学教师黄惠川给村民们算账,“一亩地,一百天,一万元。”
敖汉旗萨力巴乡设施农业就是这样的产业,萨力巴村党总支书记赵国顺算过一笔账:一个温室一亩地的面积,保守说种植西红柿纯收入1万元,种植彩椒纯收入2万元,平均亩纯收入1.3万元。超过了普洱市澜沧县土豆的一万元。
萨力巴乡党委政府实施党建引领模式,设施农业采取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品质、提高产业效益的“一增双提”措施,强化万亩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管理,完善产业链条,持续扩大产业规模,在产品、技术、加工、营销、品牌等方面多向发力,注册打造“萨力巴”果蔬品牌,扩大社会参与度,推动设施农业产业向高端智慧农业发展。
萨力巴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始建于2018年,现有标准化日光温室2407栋、玻璃观光育苗温室1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保鲜库和蔬菜分拣中心6000平方米。园区年产蔬菜7500万公斤,年产值达2.5亿元,是敖汉旗规模最大的设施农业集聚地。
萨力巴乡党委强化党建引领,提出“支部连,党员带,群众富”的发展设施农业模式,园区党支部发挥统领作用,整合乡机关支部、5个旗直部门党支部、6个村级党支部、2个高校党支部和2个合作社党支部,组建了设施农业联合党支部,发挥联合党支部的凝聚力,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党员带头种植、带头攻破技术壁垒、带头应对市场变化,带头分享种植技术、市场信息。
成立园区管理办公室,整合各类资金,引进各方人才,为设施农业提供强有力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撑,做到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服务,做好园区提档升级。萨力巴乡设施农业产业园每年为全旗约6400名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1000元,年提取资产收益金640万元。为萨力巴乡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让当地1200余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4万元。
杨晓天 蔡文利
敖汉旗萨力巴乡
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