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永葆本色树清风

2021/8/4 10:24:48 次浏览


——记敖汉旗萨力巴乡萨力巴村党总支书记  赵国顺


敖汉旗萨力巴乡萨力巴村党总支,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建设家园,将萨力巴村打造成了敖汉大地的产业旺地,出现了政通人和、产业兴盛的崭新局面,塞外大地崛起一颗耀眼的和谐发展的致富明星村。今年“七.一”萨力巴村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总支书记赵国顺赴北京出席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

赵国顺,今年57岁。他30年如一日带领“两委”班子用实际行动践行“廉洁从政,一心为民”的初心,用小村发展成就诠释了一身正气,致富村民的使命。老哈河畔传颂着这位清风干部的感人故事。

亿元资金经手过,公开透明上项目

2020年的萨力巴村分外忙碌,赵国顺除了正常的党务政务工作外,又多了一项产业建设重任,设施农业产业园三期工程开工建设,这可是投资1.4亿元、占地面积5500亩、建设1600栋标准化日光温室的宏大工程。赵国顺每天带领农民党员、村民搭建温室骨架,挥汗如雨。这几年一直这样忙碌。2017年初,萨力巴乡党委政府做出了建设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的决策,建设地点就选在萨力巴村,赵国顺勇敢的担起了建设设施农业产业园的重担。

做好这篇文章,难度很大,俗语讲,众口难调。赵国顺主政的是全乡人口第一村,4700口人占全乡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赵国顺学习当年小岗村联产承包的经验,对涉及土地的四个村民组的270户逐户走访,政策解释,效益拉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四个组的村民都签字建设产业园区。

赵国顺组织全村157名党员召开了党员会议,确定了党员带头的决定,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春永等五户成为一期工程的先行示范者,也就成为了后来的最大受益人。

解决了村民的思想问题,赵国顺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累计投入4000万元,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510栋,每栋温室年平均效益4万元以上。全年实现稳定雇工500人,流动用工25000人次,带动全村户均增收3000余元。王春永一期工程建成日光温室57个,一年收回投资,安置村民与毗邻村屯等300人打工,成为致富带头人。

设施农业产业园的正确方向激励着萨力巴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继续加大力度抓下去,产业园的效益吸引着更多有着强烈致富愿望的村民投入到园区建设中,二期工程开工,王艳文、徐志明等8户党员与群众投资兴业,如愿以偿的走上致富路。王春永二期工程再次建设48个温室,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目前他的88个温室已经成功实现了种植蔬菜转向生产瓜果的产业转型,一直引领产业潮流。

设施农业产业园2020年的三期工程吸引了42户普通群众,人多热情高,干劲大。草籽经营大户、共产党员徐志民转型投产设施农业,三期产业园带领徐志辉投资42万元建设7个大型温室,经营面积30亩,又一个产业大户。

赵国顺对发展设施农业的村民积极扶持,已经有几年做买卖收入很好的王艳文,看到设施农业的前景好,转行投资建起96个温室种植蔬菜,成为产业大户。42岁的蒙古族村民霍立纲,建设29个大棚,年收入80余万元。蒙古族村民赵小光、孙亚枝实现了就近打工挣钱,到园区温室打工,一天劳动八个小时,挣100120元钱,中午还管一顿饭。许日升夫妇感慨的说,“我们俩人在产业园打工,一年可收入六万元!”

萨力巴村目前有设施农业产业园区7000亩,占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的70%,温室1206个,是萨力巴乡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名副其实的产业支柱群体。赵国顺对村民说:“下一步还要继续流转土地,在全村3.6万亩林地上发展林果产业,搞红色生态旅游!”

如今,南来北往的商旅官员,走下“赤通”高速举目望去,铺排远去、白花花明光耀眼的日光温室尽收眼底,蔚为壮观,无不赞叹。

设施农业产业园只是萨力巴村近年发展项目的一部分,全村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项目建设又快又好,赵国顺积极争取项目,公路绿化、敖汉旗西部三乡镇水源工程、农网改造、水利坡改梯等流转征占土地近万余亩,没出现过一例上访告状的。萨力巴村连续两年实现零上访。

赵国顺经手签批的全村用于发展的大宗投资2亿多元,仅设施农业产业园投资近一亿元,他没有包一个温室、没有承揽一个项目从中牟利,每一个工程他都积极从中做协调工作,公开发包,对施工方从不吃拿卡要,做到了施工方满意,群众满意,验收合格后签字付款。

开始进行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赵国顺带头将自家耕地上的附着物清除,没要一分钱补偿,在他的带动下,其余农户主动清除耕地庄稼秸秆,园区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永葆本色防蜕化,廉洁自律办事业

赵国顺刚直不阿,廉洁自律,政治素质过硬,是经过时间与党政军工作经历考验的。19876月在部队入党,1988年一月退伍回乡,1991年被乡党委列为村后备干部,1993426日到村工作,2009年任村委会主任,2017年下半年任村党总支书记,一步一个脚印。

从他26岁进入村两委工作至今,扎根农村基层一干就是30年。赵国顺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完善自我,虚心向领导和同志们学习,向工作实践和书本学习,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原则,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工作中,他能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政治教育和党课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理论水平。作为一名支部书记,能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行为准则,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自觉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赵国顺为了村民甘愿付出,201671日至201981日,担任萨力巴村幸福大院院长,三年间,每月的700元钱工资分文未拿,全部用于28户、45名院民的水费、电费等开支。61岁的院民郝明杰说,“赵书记待我们就像亲兄弟,大家都称他是不拿工资的好院长!”

他说:“因为我的根在这里,情也在这里,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解难题、办实事,是我最大的梦想与愿望!”平日里,自觉做到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村党员干部都以他为楷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永葆本色。

赵国顺认真抓好党建引领,全村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养殖业大户共产党员傅军,发展养羊年收入40多万元,他收购贫困户的羊一只比其他户多给十元钱。他还经营饲料,赊给贫困户,受到广泛赞誉。

赵国顺抓好党员先锋岗建设,融入村民代表等设岗定责87人,围绕村务监督、卫生监督、优良家风、政策宣传、治安调解、致富带头等六大方面明确监督职责,效果较好。较有代表的是在开展美丽庭院建设中党员积极发挥作用,2020年16日即农历己亥年腊月十二,过年的味道已经浓浓包裹村庄。萨力巴村246号庭院外的街上,农民党员孙文发、武振霞夫妇正在满头大汗打扫卫生,这名优秀共产党员家庭,门口端庄挂着“美丽庭院示范户”牌子,内容是“清洁美、整齐美、布局美、绿化美、家风美”,夫妻俩义务搞卫生已经二年了,他说,“生活富裕了,过年要干净!”昔日院外堆积的秸秆柴草不见了,以往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没有了,随意堆放的砖头瓦块消失了!这就是今天的萨力巴乡街道。

赵国顺抓好三务公开增强了群众对“两委”班子的信任,涉及群众敏感的事情都结果张榜公布,现在村里三务公开档次提高,不仅外面有公示栏,屋里还有电子查询平台,有三务公开二维码,群众可以通过手机在家里随时了解三务公开状况。全村没有因为低保评定、贫困户识别、资源发包等事物上访告状。

赵国顺全面推行“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带领两委班子带头示范,号召党员践行实际行动,全村形成了法治有序、德治有效、自治有力的良好社会氛围。2019年9月21日,金风送爽,五谷飘香,萨力巴村文化广场乐曲飞扬、歌声阵阵,庆祝建国70周年暨第二届“三治融合”先进人物表彰大会隆重举行。赤峰学院党委副书记于毅夫、旗政协主席牛成伦等领导出席大会,全体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济济一堂,对萨力巴村孝老爱心的庞艳春、美丽庭院的王亚林等全乡32名孝老爱亲、美丽庭院和致富带头人4种类型的先进人物典型进行了表彰奖励,好评如潮。

赵国顺立足使命担当、勤政务实为民。为了让村民走向多元化发展道路,他积极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协调旗农业局落实高产创建示范田向日葵套种大豆项目2000亩,节水农业项目3000亩,试验示范项目和设施农业项目7000亩,群众人均增收600元,改变了过去玉米一粮独大的状况,每亩增收近500元。

他积极争取发展膜下滴灌1100亩,亩产玉米达到1800斤,每亩纯增加产量500斤,增加纯收入300元;建设坡改梯工程7000亩,赵国顺从开始规划、施工到验收全程服务,秋季修梯田那几天,雨雪交加,他战在山上,吃住在村,奋战20天竣工。坡改梯的梯田种植谷子,由于保持了水土肥,谷子长势良好,粮食亩产由400斤提高到800斤,干部群众都喜笑颜开。

赵国顺在设施农业产业园区成功后,又抓好林果业,帮助共产党员刘波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敖汉旗亿森明珠林果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林果产业园现在有果林800亩,结果的500亩,每亩毛收入5000元,纯收入3000元,安置200人打工。赵国顺又培养出一名党员致富带头明星,为生态环境“全球500佳”增添含金量。

2020年初的战疫工作中,全村捐款6万多元,其中党员捐款3.5万元,萨力巴村党组织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赵国顺不顾个人安危,不惧困难,团结带领村两委和广大干部群众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线,不辞辛苦、夜以继日,为了把关卡工作常常是一碗泡面,一个馒头匆匆果腹。展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战疫期间,自治区党委、赤峰市领导等先后莅临萨力巴村检查工作,都给予高度评价。

带出一班硬队伍,凝心聚力谋发展

赵国顺在村务工作中,加强“两委”班子建设,班子强,带队伍,现在班子结构合理,七人中有五人交叉任职,减少了领导职数,锻炼了干部,提高了工作效率。

“两委”班子团结,党员队伍战斗力强,村里的“三重一大”事务,会前勤沟通,会上讨论定,会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赵国顺加强后备干部与党员积极分子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到村里讲课,组织部分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到外地学习考察,先后到山东寿光、浙江、凌源、宁城等地考察设施农业的好做法、经验,为村里带出了一批致富能人,设施农业带头人王春永、徐志民、孙彦东几人承包近千亩,每亩地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他们自己富了,不忘群众,在2020年土地流转中,王春永个人无偿付出20万元,群众称赞他们是“致富路上的好带头人”。

赵国顺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经常挤时间入户走访与群众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当群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耐心地开导,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帮助群众渡过难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赵国顺积极争取养殖项目资金80万元,为黄花甸子二组建设肉驴养殖小区一处,协助返乡创业人员曹亚东建立了新科牧业肉驴养殖小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饲养肉驴600余头。生动诠释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

赵国顺深入开展“党员1+X滚动带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52名有带动能力的党员认领了10余个岗位,9名党员干部结合脱贫攻坚与87户困难户完成结对帮扶,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春永结对帮扶贫困户赵晓云,赵的父亲有病,孩子念大学,5口人,生活贫困,村研究赵晓云护林员公益岗年工资1万元,在王春永温室打工年收入2万元,实现脱贫。共产党员张杰带头发展养驴产业,存栏驴8头,五口之家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温馨日子。带动扶持48岁的蒙古族村民季俊林,发展养羊160多只,年养羊收入20余万元,成为产业致富大户。现在全村有产业户占全村的40%,无职党员和代表设岗定责人人有事做。

赵国顺结合萨力巴村实际对“村规民约”进行了重新修订,从环境卫生、赡养老人、遵纪守法、村风民风、内生动力等各个方面划定群众行为标准,明确农户职责,张贴上墙。“村规民约”规范激发了民众内生正能量,在全乡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通过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农户争先恐后、积极自发清理房前屋后、院内院外的卫生,村环境焕然一新,视觉上给人以震撼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萨力巴大地变得越来越美,为全乡环境整治树立了标杆。

赵国顺注重培养乡贤能人,六组的共产党员王亚华赡养照顾90多岁的婆婆无微不至,成为敬老孝老的典型人物;九组的李素云一家五口人是共产党员,照顾90多岁的老公公体贴入微;七组的蒙古族妇女鲍海英,婆媳关系融洽,全村交口称赞;第四组的蒙古族妇女金玉,家庭和睦,伺候90多岁的公公含笑离世。这些孝老爱心典型影响昭示带动了一大片。五组的王亚民建设美丽庭院,成为“环境生态宜居、生活文明健康、家庭幸福和谐”的典型。

赵国顺健全民主议事机制。按照“群众事,群众定”的原则,组建了由村干部、老党员、乡贤人士等人员组成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赌禁毒会,负责村内涌现出来的好典型、村内事务等事项进行评议,在各类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新事新办的多了,赌博涉毒的没了,空前净化了社会风气。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新格局。

在赵国顺带领下,萨力巴村党总支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敖汉旗“文明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基层党组织”,“嘎查村党组织建设示范点” 等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自治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自治区级文明村,中组部曾连续2次到萨力巴村视察指导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他本人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人民调解员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被评为“自治区清风干部十大标兵”。

杨晓天 蔡文利

敖汉旗萨力巴乡

2021年82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