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敖汉旗水利局退休职工 李恩金
诗人歌德这样说家:“能在自己的家庭中寻求到安宁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敖汉旗水利局的职工都是在一个共同的家得到安宁的幸福人。
因为,有了家,生活才变得有趣;有了家,工作才能顺心;有了家,才懂得什么叫关爱,才会更加珍惜这个“家”。
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敖汉旗水利局退休职工李恩金,就是在转岗乃至退休后的门卫岗位上,爱岗如家、再续爱戴的人。
李恩金,男,今年65岁,一位在敖汉旗水利局征战多年的水保人,著名的生态建设精品工程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黄花甸子模式”洒有他的汗水,为敖汉旗水利生态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初,李恩金转岗水利局办公室,从事门卫工作。他服从组织上安排,很快适应新的岗位,仍然一如既往的奉献在水一方。
他忠于职守,24小时不离岗,早开门,晚关门,视机关为家,昼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单位职工下了班,他及时将空调关掉;上班中途停电有的科室忘关灯了,他及时把楼道开关关闭。周末关闭其余楼层的热水器,只留一个楼层的,并做好提示。
他爱护环境,前几年还承担公共卫生清扫,每天将楼上楼下、楼内楼外的卫生打扫的干净整洁,遇到刮风下雨、下雪,他及时清理,确保了机关职工出行安全和环境卫生良好;自觉绿化美化楼四周环境,栽树种花种草,及时浇灌林草,使楼前楼后四季如春,花团锦簇;主动维护机关卫生区及社会公共场所的道路、沟渠设施等。
他关爱他人,主动帮助职工搬运物品,解决困难,职工有事也都愿意找他,邮件、快件及时签收,送达。对外来办事人员真诚帮助,耐心解答,主动引导,来有迎声,走有问候。
他奉献社会,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公益性活动,无论大事小事只要社区需要他都无怨无悔。职工都说他是一名热爱机关的“好管家”,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使者。
2020年初,全国人民奋起狙击肆虐的新冠肺炎。敖汉旗水利局全面动员,一个个志愿者走向防控一线。李恩金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战疫工作,为水利局把好“入门关”。看他,胸佩工作证,戴着口罩,手持测温仪,一刻不停紧张有序的在楼门口设立的疫情防控临时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点忙碌,持续对出入大楼的人员、外来车辆摸排登记、测量体温,正面引导、解释疏导,履职尽责。
“您好,请问您从哪里来,办什么事情?到这里登记一下!”水利局大楼门口,李恩金每天都在重复着类似机械似的工作,展示了不畏疫情、护佑职工生命安全的拳拳之心,与水利局全体将士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宵衣旰食,冲向一线,用爱守护着“全球500佳”这片美丽家园。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每年的除夕之夜,他都在值班岗位吃年夜饺子。这一天,他是像在自己家过年一样,日上三竿贴上对联,挂上大红灯笼。入夜,伴随着阵阵鞭炮声,冒着严寒在楼前楼后巡查。李恩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度过一个个除夕。
李恩金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达到敬业、精细、高效、务实。春节与假期,他及时为职工接收包裹快递等服务,与其他值班人员一起共同创造温馨。
2020年,李恩金的腿意外骨折,手术后拄着双拐。他让老伴代替他在门口值班,处理值班以及防控疫情的一系列业务,没有离开岗位半天。
爱岗敬业,爱局如家。李恩金在自己的门卫工作岗位上,把岗位作为一生去经营。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细做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做到位,干一行,爱一行。做到了不保留、不被动、不推诿、不糊弄、不骄奢、不越距、不止步、不满足。为了肩上的责任,为了大家的期盼,为了水利家园的幸福美好。把单位打造成为职工心灵休憩的港湾。
工作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点人们在李恩金身上得到了诠释。水利人看到的是,十几年前的李恩金,水保会战野外施工,食宿工地 ,连续二十几天不回家,与今天的岗位一个干劲。
水利局工作的年轻职工小曲考走离别时感慨地说:自从踏入水利局大楼,心里便有了一种归属感,它是我另外一种意义的家。在敖汉旗水利局几年的工作学习生活,丰富了我的社会阅历,教会了我人生的真谛,让我深深体验到其实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像老李那样,只有具备了责任意识才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加卓越。
职工们也愿意与老李唠嗑,说说心里话。李恩金也借机经常教育年轻职工说:我们应懂得去珍惜每个工作岗位、每次工作的机会。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来面对我们的工作,因为工作才是生命的恩典。
哲人说:“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被蒸发;一抹绿,只有融入森林才不会孤单”。李恩金就是把自己融入到了单位的大家庭,没退休。
家是避风的港湾,舒畅、温暖、充满爱。若我们每个人都把单位当做“家”,用爱去经营,时时为家着想,事事为家着想,把单位的兴衰荣辱同自己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将单位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融为一体,那么,单位这样的“家”必然会更加兴旺。
李恩金的“家”很大,很温馨。
杨晓天 张吉友
敖汉旗水利局
2021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