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敖汉旗新修2万亩坡改梯庄稼喜人

2021/7/16 6:24:47 次浏览


盛夏时节的7月15日,走进生态环境“全球500佳”赤峰市敖汉旗,在这个“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无论是四家子镇林家地村、还是贝子府镇贝子府村、或是牛古吐镇喇嘛板村,处处所见一派葳蕤,多数为谷子,这是去年秋季新修的2万亩“坡改梯”,今年按时播种,看到庄稼长势喜人,农民乐开颜,拉着前来查看庄稼的旗水利局工程技术人员赞不绝口。

2020年10月25日,敖汉旗再次开战“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即“坡改梯”2万亩,会战场面很震撼,仅仅金厂沟梁镇官营子村的烧锅地山坡,就有30多台机车隆隆行驶往复作业,干部群众现场指挥为施工服务。时间机修梯田作业分别在四家子镇林家地村、贝子府镇贝子府村、兴隆洼镇岗岗村、牛古吐镇喇嘛板村、丰收乡杏核营子村、玛尼罕乡双平村、黄羊洼镇枳林子村、四道湾子镇四德堂村9个项目区同时进行。共计投资3000万元。这是敖汉旗水利局提出的“蓄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治清河湖水、节约地下水,改优人饮水”的“五水”工程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坡改梯”“蓄住天上水”的最佳工程措施。这次会战从2020年10月25日开始,全旗9个项目区每天出动180多台机车加紧施工,11月20日全部竣工。梯田的配套工程措施有生物封沟、截水沟、干砌石谷坊等。

敖汉旗的“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即“坡改梯”试点,始于2013年秋新惠镇新地村,秋收后即完成500亩样板田建设,翌年播种收获亩产达到了700斤,实现亩产翻番,为全旗做出了示范。接下来梯田建设稳步推进,到2017年新地村13539亩耕地建成梯田1万亩,成为敖汉旗“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首个梯田村。

项目实施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由过去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亩减少土壤流失2吨,亩保水35立方米,新修2万亩“坡改梯”年减少土壤流失4万吨,保水70万立方米;农户经济效益:一是加快了土地流转,把农户原来的分散土地进行整合,节约了投资成本。二是土地整合后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三是能够使作物全覆膜种植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型农机具实用技术等得以推广和应用。村民葛玉才35亩谷子,亩产都在七、八百斤,葛玉才介绍:“梯田的谷子就是好,同样的种子,一样的肥料,每亩比过去坡地谷子多收300多斤,梯田的谷子粒饱满,商贩收购都多给一毛钱!”万亩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成为新地村一道靓丽风景,为“中国谷乡”敖汉增加了美誉度。

自2014年11月10日以来,中央电视台记者多次到敖汉旗采访,在四家子镇东井村采访了正在村头打场的村民吴占志,说起梯田,他是兴高采烈,赞誉有加,“真没想到新修的梯田当年能有这样好的收成,一亩地打了800多斤谷子,真的神了!”吴占志响应镇村号召,春季将4.6亩坡地修成了梯田,种了3亩红谷子,1.6亩玉米,玉米每亩地也打了1500多斤。

谷子丰收了,“坡改梯”项目区农民收获了“金娃娃”。村民老张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这地过去种谷子好年头一亩只打300来斤,玉米500来斤,赶上旱年颗粒不收。修成梯田后,这庄稼长得比哪年都好,谷子打700多斤、多的800来斤,玉米1600多斤,比以前翻了一番还多!村民高焕军十分高兴,他说:“多亏旗水利局帮我们把这坡地改成了梯田,谷子一亩地打800多斤,一斤卖了4元,3亩地地卖了9680块钱!”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水利工程。

效益吸引了干部群众。2020年秋冬“坡改梯”会战,各乡镇积极行动,金厂沟梁镇政府向旗水利局申请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项目,得到了旗水利局的鼎力支持,项目区位于官营子村,这里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本村6000亩耕地改造完成,目前正利用此水利项目对烧锅地组、东沟组2100亩耕地进行改造。旗水利局领导亲自指挥,技术员亲临一线用红色、绿色旗帜为铲车司机划定好修整区域,为高质量的完成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镇村干部在提前做好协调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正与群众规划明年“调结构、促丰收”工作,准备调整种植品种,扩大谷子播种面积,为“谷乡”敖汉增添实力


2012年8月,以谷子为主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敖汉旗“中国小米之乡”称号;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授予敖汉旗“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称号,“敖汉小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给了敖汉旗水利局极大的发展“坡改梯”动力。

杨晓天 杨君超

敖汉旗水利局

2021715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