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职业农民赵丽杰:说的好,做的更好

2024/12/5 17:11:48 次浏览

“黄米面、甜豆馅,巧手包豆包,满屉‘金疙瘩’!”伴着吆喝声,一屉屉粘豆包出锅,进入冬日月,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荣盛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豆包生产车间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走进生产车间,空气里弥漫着传统手工制作粘豆包的独特面香和豆香。工人们穿戴整齐,和面、包馅、上锅、冷冻、装袋……一双双巧手忙个不停。

“我们制作的纯手工粘豆包特别受欢迎,一开始主要销往周边旗县区超市和赤峰市大中型超市。现在我们通过新媒体直播开拓了外地市场,最远的是销往新疆,去年一年就卖了40多吨。”荣盛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丽杰介绍说。

赵丽杰,她的豆包销路好,首先因素是食材好,因为她是职业农民,掌握一整套科学的黍粟种植技术。2020,赵丽杰参加了赤峰市人社局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过学习实践、技能考核、考核,成为面向市场、专业性强、掌握现代实用技术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获评职称农业师。这是赤峰市人社局适应乡村振兴需要,坚持创新引领,打破学历、论文、科研成果等传统职称评定模式,面向农村牧区种植养殖能手,面对农牧民群体“既没学历、又没论文”的顾虑,根据农牧业发展实际,不看学历看能力、不看论文看实绩而实施的一项创新举措——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

她的豆包销路好,另一个因素是她说得好,因为她还有个身份——内蒙古农推官,“说”,是她的一项技能。2023年9月16日,首届“内蒙古农推官”选拔大赛赛前训练营在呼和浩特圆满结营,赵丽杰凭借新型职业农牧民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了“内蒙古农推官”称号。这使她的种植、加工、销售如虎添翼。看吧!在生产车间查看完工人的工作进度,赵丽杰马不停蹄跑上楼,因为马上有一场粘豆包直播要进行。“全国各地的朋友大家好!欢迎进入直播间,今天我们要展示的产品是纯手工粘豆包,我们包豆包用的面是我们自己磨的大黄米,磨好的面粉自然发酵。豆馅是山坡地种的红芸豆,用大锅熬出来的,豆包都是我们纯手工包好的……”赵丽杰一边介绍一边展示粘豆包,金灿灿的豆包惹人垂涎,搭配上林西绵白糖,香甜可口。赵丽杰热情、幽默的直播方式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网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豆包西施”。


楼下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干活景象;楼上直播间,“豆包西施”赵丽杰热情地和网友互动;工厂外,一箱箱豆包正在忙碌装车,送往全国各地。这小小粘豆包不仅包裹着家乡的味道,更解锁了赵丽杰人生的“新地图”,赵丽杰是一位外来媳妇,第一次品尝到纯手工蒸的粘豆包,感觉很好吃,就拍了视频发到朋友圈,黏黏的、香香的、金黄色的粘豆包引起热议,朋友纷纷点赞留言,远方的老乡要她把粘豆包邮过去,说很想尝一尝“小时候家的味道”,这也让赵丽杰看到了粘豆包的商机。

“现在农活都干完了,没事就来包豆包,家离这近,而且活不累,收入还挺高,一天收入150块钱左右。包豆包的活能干到腊月,到年底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老虎石沟村民王凤云一边说、手一边忙个不停,只见王凤云动作娴熟,拿面、放入豆馅、封口攥实、反复转圈,一个个圆滚滚的粘豆包就包好了。

“双兴村历来就有腊月前后蒸豆包的传统,但苦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村里蒸的粘豆包只限于自家吃。”让大山里的粘豆包走出小山村,成了赵丽杰强烈的念头。说干就干,她积极组织村子里的妇女们一起包粘豆包,同时把制作粘豆包的视频发到微信群后,订购者云集。后来成立了合作社、建立了加工车间,粘豆包生意越做越好,线上线下的订单络绎不绝,往年的冬闲变成了冬忙。

赵丽杰制作粘豆包的原料多为自己种植的优质大黄米。2023年,赵丽杰通过流转耕种土地面积7000亩同时为周边困难群众托管方式垫资种植3000亩总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带动了一方群众增收致富。如今,“林西粘豆包”已经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从小山村走向了全国,走进了千家万户。

赤峰日报记者 徐嘉束 通讯员 王丽娜 杨晓天

2024年12月5日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