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这不仅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家庭观念,更是每位老年人由衷的心愿。近年来,为了让老年人感受到居家养老“零距离”,赤峰市民政局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适老化环境构建,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
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在城区构建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社区养老服务站等为支撑的“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在农村牧区积极构建以苏木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养老服务站、互助幸福院为支撑的养老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26家,街道养老服务中心30家,社区养老服务站42家,日间照料中心96家;乡镇养老服务中心63家,村级养老服务站380处;互助幸福院214处,覆盖嘎查村42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农村牧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采取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依托社区周边的养老服务中心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和餐饮企业等现有公共服务资源,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老人出一点的公益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和可持续的助餐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助餐点73个,服务老年人18万余次,有效满足附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加快适老化改造步伐。聚焦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需求,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通过入户评估、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改善老年群体的居家养老环境。“十四五”期间,赤峰市已完成经济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10532户。改造后的设施切实满足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起居、康复护理等需求,为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创造更优良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