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动态

赤峰市敖润苏莫苏木加快草原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2023/11/21 13:32:50 次浏览


赤峰市敖润苏莫苏木加快草原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徐淑艳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农牧局,内蒙古 赤峰市 024300

摘要:以乡村振兴、加快畜牧强国、农业强国建设为背景,阐述了赤峰市敖润苏莫苏木草原畜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确定的发展思路及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变采取的措施。敖润苏莫苏木以草地畜牧业为经济主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具备了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畜牧业特征。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动物防疫体系不完善,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以建设现代畜牧业为目标,制订了“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两个转变”的发展布局:以完善饲草料基地建设为重点,实现传统草原放养畜牧业向放养+舍饲畜牧业转变;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为重点,实现小规模传统散养畜牧业向小规模大群体的现代畜牧业转变。采取的措施是加强草原建设与保护,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型畜牧业;加强畜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发展外向型畜牧业;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大对畜牧业的财政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完善畜业发展扶持措施;各部门形成合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以上各项措施的实施,对推动草原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畜牧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Acceler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nto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in Aorunsumo of Chifeng 

XU Shu-yan

(Aohan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Chifeng 0243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animal husbandry and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existing problems, determined development ideas, and measures taken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animal husbandry to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in Aorunsumo Grassland, Chifeng were elaborated. Aorunsumo focuses on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as its main economy.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it

has basically posse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with large-scale breeding,

     作者简介:徐淑艳(1972—),女,高级畜牧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草原生态研究。

improved variety breeding, industrialized management, and socialized service. In response to

issues such as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ak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complete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system, low standardization and scale, and low organization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a development layout of "highlighting two key points and achieving two transformations" has been formulated with the goal of building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With the focus on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eed and forage bases,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grassland grazing animal husbandry into both grazing and house feeding animal husbandry;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ed and large-scale production,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mall-scale traditional free range animal husbandry into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for small-scale and large-groups. The measures taken are to strengthen grassland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developing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in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ing export-oriented animal husbandry; promote standardized and large-scale aquaculture,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animal husbandry; increase financial and insurance support for animal husbandry, improving support measures for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All departments have formed a joint effor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bove measur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nto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Keywords: animal husbandry; modern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现代畜牧业既是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又是稳市场保供给、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支撑;既是农民增收的增长源,又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突破口[1]。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考察期间,作出了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集中集聚集约上找出路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乡村振兴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2],近年来,敖润苏莫苏木把加快“肉牛、肉羊、奶牛”产业化发展作为振兴经济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及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中心任务,提出“以水定粮、以草定畜、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草畜平衡发展产业思路,以保护辖区生态环境为前提,持续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提高农畜产品生产能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敖润苏莫苏木草原畜牧业的历史选择和必然趋势。

1敖润苏莫苏木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敖润苏莫苏木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最北端、老哈河南岸、科尔沁沙地南部边缘地带,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总土地面积3.84万hm2,其中天然草场面积3万hm2,人工草地面积0.04万hm2,耕地面积0.28万hm2,林地面积0.52万hm2,下辖6个嘎查,21个独贵龙,总户数1127户,总人口4915人,是敖汉旗唯一以草地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汉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等多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敖润苏莫苏木畜牧业生产主要依靠天然草地,在发展过程中,自觉调整畜群结构,加快畜群周转,提高牲畜出栏率,经过多年的努力,畜牧业生产已经基本具备了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畜牧业特征,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和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全苏木现拥有永久性棚圈1300座,近15万m2,其中标准化棚圈6.4万m2;永久性青贮窖6.6万m3,机电井137眼;筒井115眼;各类机动车1400余辆;农牧业机械780台(套)。

1.1草牧场“双权一制”的落实和深化,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促进了牧民生产方式的变革

草牧场“双权一制”的实施为围栏封育、永久性棚圈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饲草料基地建设等提供了政策性保障;为农牧民调整牧业经济结构、草牧场的合理流动,发展多种经营,创建“以牧为主、牧农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特有的牧区经济格局创造了条件;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保护草原、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使长期以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草原生态治理工作由政府行为转变为牧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对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畜牧业经济作为苏木经济主体,是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关键

2022年全苏木地区生产总值1.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亿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1.34亿元,占74.4。牧业年度内肉羊存栏2.8万只,其中基础母羊存栏2.2万只,全年出栏1.1万只;牧业年度肉牛存栏1.8万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1.02万头,全年出栏0.46万头,实现了人均 4 头牛 10 只羊的草畜平衡目标。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100元,同比增长20.2%。

1.3通过财政奖补和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的建设,牧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苏木地区畜牧业正在从分散饲养、粗放经营向规模饲养、集约经营转变

截至目前,全苏木建成标准化养殖村(自然村)12个,培育标准化养殖示范大户150户,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户21户、5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户55户,新建年存栏8000头奶牛养殖基地一处;成立以蒙旭家庭农场、兴牧家庭农场为代表的20余个民间经济合作组织。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在敖润苏莫畜牧业发展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影响着周边牧户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2草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生产能力下降

草场退化严重,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据调查估计,敖润苏莫苏木境内约有80%的天然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特别是条件较好的冬季牧场和打草场已普遍退化。草场退化主要表象在: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原有的建群种、优势种逐渐消失,牲畜喜食的豆科、禾本科等优质牧草减少,不可食的植物滋生,有毒有害植物逐渐蔓延甚至成灾,造成草地生产能力下降,可食牧草比重减小,载畜能力相应降低。目前,苏木境内天然草场鲜草产量平均3600Kg/hm2以下,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下降了30-40%。

毒害杂草光梗蒺藜草的入侵改变了当地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光梗蒺藜草(禾本科、俗名草蒺藜)在20世纪70年代由通辽地区传入敖润苏莫苏木草原地区,开始不为人们重视,但由于人、畜、交通工具的传播,目前已遍布苏木境内,给农牧业及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其危害日渐突出,发展速度惊人。由于光梗蒺藜草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侵占能力。一旦入侵,便迅速形成单一优势群落,抑制和排斥当地原有植物生长,且花期后牲畜不敢采食,几乎没有天敌,特别适合在沙质土壤上生长。在危害区域内总是以密集成丛的单一优势群落出现侵占草场,造成牧草产量急剧下降,加剧饲草矛盾,影响畜牧业发展。此外光梗蒺藜草还入侵人耕地、轮歇地、林地与农作物、林木争水、争肥、争阳光,对农业和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2.2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少雨,造成全敖润苏莫苏木境内地表水枯竭,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表现为:

沼泽消失和草原湿地缩减。20世纪80年代全苏木境内沼泽和草原湿地面面积近0.67万hm2,随着自然条件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沼泽消失草原湿地急剧减少,由于湿地减少,致使草原蓄水和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草场的草群组成和土壤性质变劣、产草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牧草生物产量降低与品质下降,从而导致草地利用性能降低,载畜量降低,影响和限制畜牧业的发展。

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粮食和人畜饮水安全。苏木西部海布日嘎、固日班毛都、乌兰章古、敖润苏莫4个嘎查,均出现地下水位下降,多数浅水井因水位下降而报废,原有水浇地,大部分出现需水量不足,部分恢复成旱田,致使粮食和饲草料减产,同时造成595户牧民、2万多头(只)牲畜面临饮水困难。相比耕地资源,由于水资源的短缺,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不足,更给粪污资源化利用带来挑战[3]

2.3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

敖润苏莫苏木畜牧业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从整体看,散养方式仍是全苏木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肉羊和肉牛的家庭小规模分散饲养仍占主体地位。这些小规模分散饲养的牧户,很多仍停留在传统放养畜牧业状态。大多数散养牧户生产设施差,饲养管理粗放。就是一些规模化养殖大户也存在设施不配套、生产观念落后的问题。畜牧业支撑体系方面,饲料基地、牧业机械、永久性棚圈、青贮窖远不能满足牲畜存栏量的要求;动物疫病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及新型疫病诊断、防治所需技术和设备落后;畜牧业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市场、技术及政策信息不畅通。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4增长方式粗放,整体效益不高

“十”期间和“十”前期,敖润苏莫苏木肉牛、肉羊产量一直维持在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全苏木畜牧业增长方式仍表现在数量增长的粗放模式状态,现代畜牧业特征不明显,畜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畜产品加工层次低,深加工产品少,产品档次质量不高,缺乏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缺乏名优品牌,向市场提供的只是些浅加工产品。

2.5防疫体系不完善,疫病控制力弱

随着近年来口蹄疫、羊布氏杆菌病的发生,使敖润苏莫苏木养羊业受到很大冲击,而且危及到公共卫生安全。面对大范围发生的疫情,作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由于防疫人员队伍不稳、人才匮乏、经费短缺、疾病诊断及化验设备等基础设施短缺落后导致防疫措施难以落实。其次,多数村级(嘎查)防疫员虽然身在一线,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风险预警意识和科学的防控预案,面对突发疫情不知所措很难做出快速反应。

2.6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差,组织化程度低

据统计,全苏木农牧民初中文化、小学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占80左右。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农牧民信息获取渠道少,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例如在疫病防治上,大部分人缺乏科学的疫病防治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有时还对政府的防疫工作抱不合作态度。此外,部分养殖户自身现代化养殖技术的接受程度远远不足,导致行业发展难以达到预期标准[4]

3制定草原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布局

草原是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保障,牲畜数量是畜牧业发展的前提,畜产品质量是畜牧业增收的关键。敖润苏莫苏木建设现代畜牧业目标的确定,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而且在建设现代畜牧业这一主线的指引下,制订了“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两个转变”的发展布局:以完善饲草料基地建设为重点,实现传统草原放养畜牧业向放牧+舍饲畜牧业转变;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为重点,实现小规模传统散养畜牧业向小规模大群体的现代畜牧业转变。

3.1从实际出发,实施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敖润苏莫苏木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系统总体上相对脆弱。由于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干旱少雨,风沙大,土层薄,导致自然灾害频发,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生态资源增长缓慢,生物量既有限又不稳定,生态发展速度远不及人类破坏速度。因此,资源有限性和人类生存发展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2021年,《“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畜牧业生态发展的具体举措[5]。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农业生态保护”[6]。推进畜牧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既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渐进过程,也是促进地方经济不断增长的有效途径[7]。如何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同时,使资源耗散型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型;如何使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传统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目前向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8]。随着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打响,敖润苏莫苏木根据境内不同区域的生态状况,因地制宜实施好围封禁牧、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季节性休牧、划区轮牧、工程固沙、光伏治沙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恢复提升草原生产能力。同时,建立稳定高产的人工饲草料基地和推广高新节水技术节水型饲料地,既提高了植物光能利用率和物质转化率,又有效地解决了饲草不平衡问题,并且减轻了天然草场的压力。

3.2改变传统放养畜牧业观念,建立放牧+舍饲的养殖模式,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建设

随着天然草场“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的加剧,传统放养畜牧业已走到尽头,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畜牧业观念,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改变,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是实现生态改善、农牧民增收和地区经济较快发展的必然趋势。敖润苏莫苏木党委政府结合地区实际,提出建立“放牧+舍饲”饲养模式,通过划区轮牧、饲草料基地建设、舍饲半舍饲三大生产环节逐步实现冷季舍饲与暖季利用天然草牧场放牧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树立“饲草当粮种、牛羊当猪养”的新观念,使苏木地区成为全旗肉牛、肉羊的发展基地,进一步稳定农牧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

4加快敖润苏莫苏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措施

加强现代畜牧业融合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畜牧业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对敖润苏莫苏木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4.1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草原产权制度

建立草原持续利用的产权制度,宏观进行操场产权的调控,进一步落实好草场“双权一制”,解决好基本草牧场划分定界和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不变。做到草场有主、放牧有界、使用有偿、建设有责、管理有法、真正把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者之间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合理有序的草场流转制度和草畜平衡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草原、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和优化组合,使草原承包经营和使用权流转等更加规范。

4.2加强草原建设与保护,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型畜牧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生态化发展,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9],生态化为推进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10]。系统地、可持续底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有效提升草原生态和生产功能,是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加速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11]。敖润苏莫苏木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通过建、管、护相结合方式推动草原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实施重度退化林分改造、灌木林平茬抚育、沙源人工造林补植,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新路子。稳步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草、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牧区水源开发和人畜饮水5项工程组成的草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实现先增草后增畜,多增草快增畜,达到草畜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重点抓好饲草料种植、舍饲半舍饲和划区轮牧三大生产环节,建立起“适度存栏、加快周转、提高产出、增产增值”的集约型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和畜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型畜牧业,以草地持续利用为目标,科学核定载畜量,减轻天然草原压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同频共振。加强宣传教育,将禁牧、休牧、轮牧政策落到实处。

4.3加强畜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发展外向型畜牧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1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旗外龙头企业集团进驻,突出延链补链强链。一是稳步推进建设项目。推动总投资2.72亿的敖汉旗敖润苏莫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早达产见效,并将其建设成数字智慧化高科技标准化示范观光牧场及高科技智能化乳制品加工厂,深入推进奶业振兴。二是打造全产业链集群布局。组建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现代化屠宰、肉类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皮革制品的产业集群,发展面向旗内外市场的畜产品加工和贸易,打造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商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企业雁阵。三是树立“金字招牌”。扶持企业培育特色品牌、创建知名品牌,通过品种培优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开拓旗外市场,提高产品占有率,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力争用35年时间创建出1个知名品牌,完成“蒙”字标畜产品认证。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指出:推进绿色有机品牌打造[13],稳步提升有机农畜产品供给能力。四是抢抓“三变”(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有利契机。学者研究发现,“三变”改革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14]。接下来,敖润苏莫苏木将继续探索模式多元、机制灵活、风险可控、操作性强的“三变”改革形式,稳步做大做强畜牧业发展底盘,以点带面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畜禽养殖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15],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方式,组建运行独立的畜牧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更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竞争力。积极推行企业集中开发,农户分散承担经营的模式和企业与农牧户以资产、资源入股建立合作社的模式,理顺企业与农牧户关系,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有效连接企业和农牧户,帮助农牧民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强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农牧户有效吸附在产业链上,让农牧户分享更多发展红利,实现兴牧连农富民。

4.4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建设现代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不断提高良种比重,增强畜牧业的生产能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科学防范、有效控制动物疫病风险。提升基础设施条件,以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示范村(嘎查)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养殖方式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实行统一良种引进、疫病防治、饲养管理和市场销售相结合。建立防灾减灾饲草贮运体系[16],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积极发展青贮、草颗粒、草粉等产品种类,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效率。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养殖户采取统一标准集中饲养,在土地、资金、技术、服务、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积极完善养殖小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规模化养殖发展,预计到2025年规模化养殖户占养殖总户的比例达80%以上。

坚持科技农业发展路径。人工智能畜牧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养殖端的疾病预防、精准治疗、精准饲养、生物安全防控、智能称重等重大核心难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必将成为推动畜牧业走向现代化的有力助推器[17]。在畜牧业全链条各环节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圈舍环境调控、精准饲喂、动物疫病监测、畜产品追溯等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高农牧民的标准化组织化水平。

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推进畜禽粪污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开展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18]。畅通种养结合生态链,加大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示范力度。

精准引才、高效育才、合理用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19]。增强人才支撑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专业、有技术、善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4.5加大对畜牧业的财政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完善畜牧业发展扶持措施

完善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加大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不断增加财政投入,每年安排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比重,用于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品种改良、增加村级防疫员补助、抗灾防灾、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科技培训等项费用。生态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水利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资金,向畜牧业倾斜。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畜牧业建设,对相关资金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强化金融保险精准服务,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牧业信贷力度,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农牧民小额养殖贷款力度,延长贷款期限,全方位满足畜牧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切实增强经营发展能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采取农牧户联保,财产低押、按揭贷款、保险公司保险担保等形式,对农牧民信用户开通信贷绿色通道,有效缓解畜牧业市场主体融资难题。旗农业发展银行对畜牧产化业龙头企业及生产基础建设要给予重点支持,形成由银行贷款、保险公司保险担保,政府赔息、企业帮扶、农牧户发展的五位联动的信贷新模式。保险公司根据政策不断拓展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实施范围,提高畜牧业保险覆盖面,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4.6各部门形成合力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旗财政、发改、农业、水利、自然资源、林草和电力、金融等单位各负其责,相互协调配合,结合京蒙协作项目的实施切实把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创设最优环境,为全面推进敖润苏莫苏木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唐家.坚持“五大理念” 引领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畜牧兽医,2017(02)12-13.

[2]赤峰日报评论员.推动农牧业经济走上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快车道[N].赤峰日报,2019.9.17005.

[3]成立新,岳林芳,郑重,郭萱,卢龙,凤英,吴春梅,乔健敏,李蕴华,王志铭,宝华.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对策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40(8):68-72.

[4]许金新,张文娟.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畜禽业.2020,31(5):49.

[5]中国畜牧业协会.农业农村部关于《“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全文)[EB/OL].https://www.caaa.cn/html/rd/zcyw/2021/1220/933.html.

[6]央广网.[每日一习话]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EB/OL].https://news.cnr.cn/dj/sz/20230709/t20230709_526321886.shtml.

[7]王凡非.以饲料产业为例分析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国饲料,2020(12):141-144.

[8]人民网.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科学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述[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1116/c1003-32283060.html.

[9]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EB/OL].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8/content_6898387.htm.

[10]张留华,吴夏.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畜牧强国建设的内涵特征、动力机制与实践方略[J].饲料研究,2023,46(15):187-190.

[11]侯向阳.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的途径、技术及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学,2016.16.016.

[12]李拯.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N],2020.12.14.

[13]中国新闻网.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EB/OL].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3/10-16/10094868.shtml.

[14]吕震宇,孙梦圆,李鑫杰,林永民.“三变”改革背景下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现实逻辑与驱动机制-以重庆市岚天乡为例[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42-49.

[15]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7/content_5547612.htm.

[16]彭明燕,卓玛泽里.四川红原: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抢占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高地[EB/OL].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8205168611784639781&item_id=8205168611784639781.

[17]代东亮,刘志红,赵存,秦箐,张崇妍.人工智能技术在畜牧业应用中的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1,42(5):112-119.

[18]赵俊利,侯智惠,侯安宏,高晓霞,王秀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40(19):65-69.

[19]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1295052078923378493&item_id=11295052078923378493.

[20]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EB/OL].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