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敖汉旗萨力巴乡妇联立足家庭小切口,推动家庭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共进”,探索出了一条家风家训涵养乡村文明新风、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坚持“文明新风”,用身边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萨力巴乡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在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中的独特作用,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把家风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在辖区内广泛征集好家风故事,召开“好家风在身边”家风故事分享会,邀请好家风模范代表刘淑芝分享自己的故事,增强广大群众以幸福“小家”汇成美好“大家”的主体意识。组织召开“传承好家训 培育好家风”家风家教主题宣讲会,通过为妇女朋友介绍了不同的家风家训对孩子成长的不同影响,带领各个家庭传承好家风、涵养好家教。同时常态化开展群众性表彰活动,五年来连续表彰最美家庭示范户、美丽庭院示范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等模范158户,以身边榜样率先垂范、以点带面,将精神力量发散出去、传播开来,引领形成乡村治理新风尚。
萨力巴乡妇联召开“传承好家训 培育好家风”家风家教主题宣讲会
参与“炕头讲堂”,为基层治理注入“她力量”
为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在基层宣讲中融入发挥“她力量”,萨力巴乡妇联充分发挥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作用,结合全乡“炕头讲堂”创新宣讲形式,助推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往深里走、往实里做、往细处抓。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1条主线”,宣讲内容既包含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理”,又囊括如何解决一家一户实际问题的“小道理”,因宣讲形式“接地气”,宣讲内容“沾土气”,这种坐在炕头上“唠家常”的宣讲,受到萨力巴乡广大妇女群众朋友的好评。两年来,巾帼志愿者参与“炕头讲堂”理论政策宣讲54场次、移风易俗宣讲82场次、普法宣传35场次,覆盖全乡妇女3000余人,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她力量”。
巾帼志愿者参与“炕头讲堂”理论宣讲
巾帼志愿者上门进行普法宣传
活用“一个中心”,共享基层治理“新成果”
萨力巴乡妇联高度重视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妇女群体力量,在萨力巴村灵活运用全旗首家“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着力打造“枫桥式妇女之家”,将妇联的服务延伸到妇女群众生活的最小单元,力所能及为妇女群体解决矛盾问题。萨力巴村妇联主席樊立琴介绍,村里选优配强妇女同志加入到网格员队伍和调解员队伍,针对村内矛盾纠纷错综复杂的问题,她们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充当矛盾“调解员”、纠纷“和事佬”,截至目前,萨力巴村妇女同志化解邻里家庭矛盾26件,消除矛盾纠纷隐患6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真正做到了“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多年来,樊立琴本人也坚持上门为村里困难群体服务,积极稳妥化解家事纠纷,为做好群众与政府、妇联间的沟通桥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充分发挥妇女群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夯实巾帼力量,是萨力巴乡妇联工作的一大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文明萨力巴进程中的重要步伐。下一步,萨力巴乡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持续开展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让“小家”与“千万家”同频共振,凝聚起巾帼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池光琪 杨晓天
2023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