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境内科尔沁沙地沿西拉沐沦河由西向东延伸,第五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巴林右旗沙化土地面积402.76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6%。近年来,巴林右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坚持科学治沙,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工程,组织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在科尔沁沙地上增添一片片新绿。
盘活资金,实施重点工程。巴林右旗积极申请中央财政计划投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的同时,科学谋划实施围栏封育、人工饲草、飞播牧草等草原生态项目建设,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工程固沙、小流域治理等荒漠治理项目建设。
强化落实,推行禁牧休牧。积极落实河湖长制和林草长制,严格执行全区、全市《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条例》,加强林草生态建设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截至目前,巴林右旗162个嘎查村中90个嘎查村实现全年禁牧,72个嘎查村实行草畜平衡。全旗优良天数比率达99.07%,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标率均为100%。
多管齐下,荒漠化治理见成效。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改进科学技术,强化林草生态工程建设等举措,自2000年以来,累计实施人工种草面积19.2万亩、飞播牧草面积25.22万亩,累计围封草场实施面积72.95万亩,草原建设规模达到117.37万亩。实现经济效益10.89亿元。通过实施“封、飞、造”等林草重点项目,全旗草群盖度由原来的不足40%提高到70-90%,牧草高度由原来的不到15公分提高到45-125公分。
一棵棵柠条和踏郎,牢牢拴住脚底黄沙,一座座沙丘止步不前,幻化为一片森森植被,被风沙侵蚀的草牧场慢慢恢复,森林覆盖率的不断增加也使当地的“小气候”渐渐形成……巴林右旗用几代人的努力和汗水在科尔沁沙地上演绎着荒漠化治理绿色“接力”。
那日苏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