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人的奋斗和奉献。敖汉旗古鲁板蒿镇周家地村的张起悦今年34岁,是村里的年轻力量,更是一名田间地头的“新农人”。
张起悦在维修翻转犁。(摄影:白茹梦)
时值四月,农机隆隆。今天天气晴好,正是农民翻耕的日子。张起悦娴熟地开着旋耕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亩田地就翻耕完毕。“我从小就对机械这些东西比较感兴趣,现在终于把爱好变成了奋斗的事业!”张起悦笑着说。从小就帮助父辈务农的张起悦,深深的体会到了用牲畜拉地的辛苦。张起悦的父亲是一名拖拉机手,有着一手精湛的农机维修技术,张起悦从小就跟着父亲接触各类农业机械,耳濡目染的他对各种农业机械都充满了兴趣。17岁那年,他就研究起了拖拉机,后来,在父亲的支持下,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辆拖拉机,开始了自己的奋斗事业。
张起悦在翻耕土地。(摄影:白茹梦)
有了先进的农机设备,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也给他的农机事业提供了拓展新发展空间的底气和支撑。“这些年看到咱国家给农民的政策越来越多,像农机补贴、种粮补贴等等,有了更多的农业机械,我想充分利用国家的这些政策,让农民种地不像原来那样又苦又累,实现机械化种植。”张起悦说到。2018年,29岁的张起悦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立了古鲁板蒿雨丰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农机作业、农机维修等跟农机有关的服务项目,自己购买的农机具也越来越多了起来。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存放更多的农机具,他建设厂房400平方米,雇佣农机手4名,帮助更多的村民实现机械化播种。周家地村委会委员王云说到:“我和起悦是邻居,他是个特别能干的小伙子,也是个热心肠,经常会帮邻里邻居免费送粪,耕地也给我们最低价。”张起悦说:“我从小在这个村里长大,成立这个合作社的初衷也是为了让机械代替人工,不让乡亲们再这么辛苦。”
2020年,为了响应国家的保护性耕作项目,张起悦通过农机补贴政策购买了一辆免耕播种机。目前,张起悦的农机合作社大中型农机具一共有12辆,主要包括:拖拉机、免耕播种机、草捆机、铲车等,实现了耕、种、管、收“全托管”的作业服务。截至目前,古鲁板蒿镇共有种养殖及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196家,其中被评为市级以上示范社共10家。2021年,张起悦的雨丰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赤峰市农牧局评为市级示范社。2022年古鲁板蒿镇完成保护性耕作项目上万亩,其中,张起悦的农机合作社完成保护性耕作项目1000余亩。张起悦说:“我们合作社平均每年春季能旋地4000亩,最忙的时候达到8000亩。”在雨丰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领和影响下,周家地村有多名村民有意愿自购农机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54名,其中有4人是农机手,带动全村脱贫户21户发展农业生产。
多年来,随着现代科技在农业上的推广使用,古鲁板蒿镇聚焦农业产业升级,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越来越多像张起悦一样懂技术、有思想的年轻人正在积极投身到乡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让青春绽放在这片无垠的田野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文 字:白茹梦
敖汉旗古鲁板蒿镇
2023年4月8日